辽阳韩氏世代将门,其父韩斌成化年间便任辽阳副总兵,在辽东根深蒂固,自是
不屑到此来伏低做小。」
「辽东将门……」丁寿冷笑,辽东将门形成与发展其实就是在大明对辽东的
统治不断加强中形成,最早甚至可上溯到洪武年初定辽东的时候,例如宁远祖氏
远祖祖世荣,元末随朱元璋在滁阳从军,宣德五年宁远建城时其孙祖庆迁居,遂
有了明末在辽东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祖氏一门,其他类似的还有铁岭李氏、辽阳韩
氏、崔氏,义州马氏,前屯杨氏,以及虽不是将门却也是辽东大族的抚顺佟氏。
辽东势族历朝之中也不乏为大明立功捐躯者,可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他们
侵占屯田,奴役屯军,变募兵为家丁,家族存亡利益甚至超过了对明朝兴衰延续
的忠心,别说努尔哈赤天纵英明之类的鬼话,辽东总兵李成梁分分钟能像弄死他
父祖一样捏死他,建州做大纯属李成梁养寇自重,修筑宽甸六堡把努尔哈赤和明
廷隔开,放任他在边墙外整合各部,他则不断对海西女真和蒙古各部用兵,把这
些人不断削弱最后被努尔哈赤或吞并或联合,待野猪皮羽翼已成,他又放弃六堡,
以将六万多户汉民尽数内迁,不迁者杀的方式将八百里辽东之土拱手相让,成就
了努尔哈赤大英明汗的威名。
明亡清兴之际,势族向背成为辽东战争胜败关键,辽东将门依仗家丁陷阵,
视家丁为安身立命的本钱,李成梁家丁上万,传到李如柏时也有过千人,吴襄父
子有家丁三千后来居上,又与宁远祖氏结亲,互为奥援,可临战之时,明军一败
再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军心不定,民心不安,不战自乱。每次战前,一些手握
兵权的势族大姓,竞相将家眷南迁。将无斗志,则军无战心。「步营稍却,而兵
马望风先奔,迨大势一乱,全军俱溃,均非与贼而败也」。
辽东势族于国有功不假,明廷又何尝有负辽东势族。李成梁九子皆贵为总兵
参将,祖大寿父祖四代追赠少傅,吴襄父子官居要职,游击将军祝世昌其先世于
明初被授辽阳定边前卫指挥,已世袭十余世。后金兵兴,朝廷加征千万辽饷抚育
辽东,以至关内流民遍地,多少流寇因赏银未到降而复叛,而辽东将门又如何报
国:抚顺李永芳、辽阳祝世昌率众降敌;吴襄大凌河弃军而逃;萨尔浒辽东众将
坐视川浙客军血战浑河,稍触及溃;大凌河祖大寿杀何可纲降清,何可纲不发一
言,含笑而死,尸身为祖军分食,只有某个姓阎的砖家才能从何可纲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