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28岁的康鸿章自任党魁。
该党以西方各地的唐人街为重点着手发展组织。并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党部,四处拉拢中国留学生入党,一时间居然声色颇壮。只可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短短两三年间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不见任何踪迹。
杨永泰记下党派名称后。又问道:“再请大人说说新中国党的党纲吧!”
孙元起咂咂嘴:“那么多东西,一时半会儿怎么说得完?等以后有空再讲吧!”在他印象里,党章的《总纲》部分足足一二十页、六七千字,确实一时半会儿说不完。
杨永泰等人却相顾愕然,半晌才惊疑不定地问道:“党纲的话应该没多少吧?据说同盟会的政纲甚至可以简化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十六个字。”
清末民初,中国政党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缺乏详细而有特色的政纲。据统计,在民国初年出现的数百政党中,有明确党纲的只有三十多个,约占总数十分之一。即便这些有政纲的党派,也大多是剿袭几个大政党的政纲,所以大家看上去都大同小异、千人一面。比如统一党与统一共和党的政纲就几乎完全雷同。再比如国民党9条政纲,统一共和党12条政纲,两者之间只有一条不同,即国民党主张“男女平权”,统一共和党则主张“划一币制,采用虚金本位”。
孙元起拍了拍脑袋,看来自己又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那政纲包括哪些方面?你们问,我来答吧!”反正九九八十一拜都拜了,也不差这最后一哆嗦,孙元起便不再推三阻四。
杨永泰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国防等角度提问,孙元起则一一作答。其间少不了“民族平等,男女平权”、“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外保国权。内惩国贼,涤荡,振兴中华”、“整理国故,学习科技,普及教育,开发民智”等新颖词汇。好说歹说,才最终将杨永泰等人心满意足送走。
杨永泰一出大堂。便忧心忡忡地对杨度说道:“皙子兄,根据大人所说的意思,好像他把新成立的政党成员定位为青年学生、教育文化界人士,所以政纲比较。估计成立新政党的事情早已经生米做成熟饭了。既然木已成舟,他也只能默认现状。而且被他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百熙向来待人宽和,顶多你我被他骂上几句,此事就算揭过了。”
杨永泰道:“拉拢几个头面人物倒是可以,名士、政客本来就没什么节操,只要金钱开路,肯定无往不利。但大人会不会从经费上看出问题?”
杨度道:“这倒无妨!你到上海之后,先去拜会莉莉丝夫人,以后党务费用就从她那里支出。”
杨永泰心领神会点了点头,然后又问:“皙子兄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么?”
杨度道:“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要想与北边的朝廷对抗,定都必定选在长江沿线,首选又是武汉、江宁、上海三地。但江浙的陈其美、程德全等人与湖北黎元洪、黄兴等人龃龉不合,现在孙逸仙落足上海,只怕是不会选择武汉了,所以只会在上海、江宁之间二选一。无论上海能否成为都城,它作为远东最繁华的大都市,在南中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政党成立之后,应该把总部设在上海。
“北京有经世大学,是百熙的根本之地,自然要建立支部。另外,百熙曾在湖北担任数年提学使,全省学校大半都是他倡议兴建的,设立支部也大有必要。成都自不用说;愚兄还会与赵景行联系,在西安成立分部。如此一来,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都有了据点,将来向全国渐次铺开,新中国党后势可期!”
杨永泰也是意气风发:“虽然短期内华南、东北还是空白,不过小弟相信,再过年,必定全国各省都有我新中国党的支部!此次远行,山迢水遥,下次相见不知何时,还望皙子兄多多保重!
杨度双手抱拳:“畅卿老弟也要保重!”(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