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吗,还是“欢迎再来”,
我想,这些再见语并不符合我们的特殊关系。
C有些失望,转身要离开了,走到房门口,他放慢了脚步,似乎期待着什么。
我跟上来,稍有犹豫,然后从后面抱住了C,把自己的脸贴到了C的脊背上。
默默地,我们就这样默默地伫立着。早晨的太阳静静地斜挂在窗外,只有微
风偶尔掀动起落地的窗纱,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窗外临街店铺里的音响再次传来乐声,我的思绪也在抒情的旋律中飞扬起来,
飞得很远、很远。
(二十三)
三个月后,我已身处榕城,学院派我来西南地区考察学习,先去成都,后去
重庆。在中国,学习考察往往也是和旅游度假挂钩的,这算是学院领导对我们这
些青年教师的重视吧。
接待单位把日程安排的满满的,每天除了会议、交流和实地考察,留给个人
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少,但却很充实。
从大学毕业留校以后,自己还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出来走一走,把自己完全置
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忘掉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和不愉快,放松一下心情,梳理一
下思绪,完完全全地休憩一把,真的很难得。
临行前,我分别知会了成都、重庆的两个男性网友,告诉他们我要来,并开
玩笑说要热情接待我,尽好他们的地主之宜,他们当然都爽快地答应了。
对于“美女”(我这里有点不自歉了,别见笑),特别还是知性女人,男人
一般都是殷勤的。其实,这没什么不好,女人的别名就是“弱者”,生下来就是
需要男人呵护的。女人在呵护中找到依赖,男人在呵护中收获自信——我是这样
认为的。
但时间安排的实在太紧了,我和成都的网友,这里叫他A吧,几次约好见面
但最后都不得不推掉。后来A来我的住地找我,就在酒店的咖啡厅小坐了一会,
时间紧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实中的A远没有网络里的他来得“洒脱和儒
雅”,有点让我失望。
当然,我和网友见面的初衷,就是想在现实中结识一下网络里认识的朋友,
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沟通,希望成为好朋友。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社
交的圈子有限,加之竞争激烈,单位同事里能成为好友的可谓少之又少。网络聊
天的出现,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交友平台,它拓展了现代人的交际空间。(责任编辑:admin)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