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烟云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明末烟云」 第五章 庭死明崩
    第五章庭死明崩。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

    潼关,北风。

    孙传庭头戴铁盔,身穿布面甲矮革靴,披着披风站在潼关城楼上,城关下整

    整齐齐的阵列着大明十万大军。

    总兵白广恩、高杰、牛成虎等将站在孙传庭的背影之后,一起神情凝重的俯

    视潼关前的十万大明将士,这是大明松锦大战被清军大败后,大明最后一只最精

    锐的军队了。

    凉凉北风吹起,众将士铁盔上的盔缨和身后的披风随风舞动,然而北风风向

    不定,盔缨和披风飘动的方向应势地忽左忽右。

    由于火器开始盛行,元代末期开始使用棉布做表里内村贴甲片的布面甲。明

    代也采用这种甲衣,只是用蒙古式的侧襟改成对襟,并增加了脚裙的装置。火枪

    时代的到来,让很多传统的铠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取而代之的是锁子甲和布面

    甲广泛使用。

    而大明寒冷的北方还有一种更厚重的棉甲,由于棉甲长大而具有防寒性,很

    适合北方士兵使用。又于厚实的布料中密嵌铁甲片,对于冷兵器乃至火器类,均

    有很高的防护作用。

    孙传庭眼见着这支训练不足粮饷短缺的新秦军,想起了大明的三大军,那已

    随风而去为大明捐躯的英灵们。如果三大军俱在,何患闯贼和鞑靼啊。

    第一的是关宁铁骑。是明朝唯一一只能够满清相抗衡的骑兵部队但是制作昂

    贵成本太高。崇祯元年三月前后,有约十万众蒙古部落归顺明廷,辽镇将领即从

    中招募大批精壮善战之夷人充做家丁,时锦州总兵祖大寿更直接将部分蒙古人整

    编为降夷左右营,以蒙古部落首领为将,成为了祖大寿直属指挥的一直精锐军队。

    而且这只部队的指挥权一直掌握在辽东祖大寿家族军阀手中,连崇祯都不能随便

    指挥。吴三桂其父为吴襄,与祖大寿是姻亲关系,也属于祖大寿军事家族内的一

    员。

    而相传的关宁铁骑为孙承宗所创建,实为不实。根据熹宗实录,天启六年袁

    崇焕上书辽镇军编制,依然沿用孙承宗所额定的编制,并没有关宁铁骑。关宁铁

    骑也并非袁崇焕所编练,袁崇焕被任命蓟辽督师是崇祯元年四月,七月入都见皇

    帝,后面一直忙着平兵变,策划杀毛文龙,然后就是己巳之变被捕下狱。短短一

    年多时间并未来得及对关宁军做出变动。

    第二的是秦军。以陕西榆林人为主组建的步兵,孙传庭创建的明朝最强的步

    兵军团,与李自成农民军多次交战的主力部队,但是由于常年作战兵员没有得到

    加强。孙传庭自1636年秋开始参与镇压明末农民起义,至1638年夏,明

    军大小十余战,胜多败少,其中有三次是歼灭了农民军主力部队,包括高迎祥部、

    马尽忠马光玉部、李自成部,战果辉煌。之后下狱三年,1642年春开始又主

    持陕西军务。

    第三的是天雄军。卢象升的军队,以亲戚关系为基础,团结紧密。由于都是

    老乡、朋友、兄弟、家人等等,往往一个人战死,就可以激发大部分人的愤怒,

    所以战斗精神极强,一旦遇上敌人,就紧紧咬住打到底。卢象升每次打仗都身先

    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崇祯十二年(1639年),

    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杨嗣昌、高起潜左右掣肘、拥兵不救,终因

    炮尽矢绝,援绝战死、战死疆场。直到杨嗣昌剿张献忠失败自杀后,朝廷才追赠

    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卢家抗清

    殉难的有百余人,可谓满门尽忠、至死不渝。

    孙传庭神情凝重双手按在潼关城楼墙头上,表情惆帐,噙着眼光。总兵白广

    恩、高杰、牛成虎等将林立在孙传庭督师身后,静静的看着他,等待他的命令。

    眼前的这支秦军,已经不是当年那支三次歼灭农民军的秦军了。松锦大战前,

    农民军已经三次大部被歼灭,崇祯自以为农民军就此烟消云散不复崛起了,然而

    崇祯却不知道星星之火任可以燎原的道理。

    崇祯竟然把孙传庭原来的十万余秦军,全部抽调去辽东平叛。孙传庭当时极

    力反对崇祯这一决策,力主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帝见孙传庭违逆自己大怒,即刻

    将孙传庭打入大狱。

    结果明军又在松锦大战中全军覆没了,孙传庭在狱中闻此消息,悲痛不已。

    既是心痛大明遭此重大战败,也是痛心自己幸苦培养出来的十万余秦军将士。孙

    传庭回想当年,自己率领秦军东征西讨,多次剿灭农民军,活捉首领高迎祥的一

    幕幕画面。如今这支队伍竟然在他人的手里,被清军轻而易举的消灭了。孙传庭

    在狱中悲痛欲绝,数次哭昏过去。

    孙传庭第二次复出陕西之时,手里只有几千老弱病残了,又缺少粮饷和训练。

    孙传庭接手的是一个比崇祯接手更烂的摊子,但是孙传庭没有抱怨,依然效忠大

    明,忠心崇祯帝。一到任上立刻兢兢业业的考察现况,经营陕西。

    崇祯十二年(1639年)卢象升被左右掣肘,天雄军被清军消灭了。

    崇祯十五年(1642年)洪承畴补充吸收了十万余精锐秦军的混合军团,

    最后也是因为受明兵部尚书陈新甲和监军太监的左右掣肘,也于松锦大战之中全

    军覆没,洪承畴被俘最后降清了。

    致使「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京师大震,崇祯幸苦培养的抗清边军付之一炬。大明这么多年的经营,花了朝廷

    那么多的钱与人力物力,就这么没了。

    从此,明朝山海关外,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关宁锦防线彻底被鞑靼摧毁。

    在此次战役中,虽然明军由于上层指挥的失误而遭遇惨败,但广大明军将士「视

    死如归,鲜有乞降者。拥荷其将,立于海中,伸臂冀蔽,俾不中箭,不失敬礼,

    死而后已」,蹈海死者以数万计,展现出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至此,明朝北方已无能战之兵。崇祯无可奈何只好从大牢里提出孙传庭,叫

    他回陕西对付他在牢里三年间,再次崛起的李自成大军。因为朝廷上已经没有任

    何一个可用之将了,只除了一个不被重视叫做周遇吉的将军。

    崇祯命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务,不久又封他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加

    督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并赐予尚方宝剑。而山海关和宁远只能降

    职留用苟活下来的吴三桂,和他率领的四万余关宁残军固守。

    这一切的关键成败点,不在于天灾人祸,都在于崇祯的错误调遣和监军催战。

    因志高才浅而一次次错误调遣大军,因疑心重重而一次次让太监监军和让统帅们

    互相掣肘。以为可以通过互相掣肘可以达到一种权利的平衡,殊不知这样却把大

    明推入了火坑当中。

    崇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性情刚烈、多疑猜忌,无论是内外臣工,很少能

    得到他持之以恒的信任。

    孙传庭回到陕西后,再次发扬了擅长的自力更生,积蓄力量的本事,不断扩

    充自己的军力和粮饷。开荒种田,休养生息,宣传忠君爱国。

    经过几个月的休整,民心渐稳、小有积蓄,崇祯又一连数次来催战。

    孙传庭只好带着新募训练不足的士兵出征,于柿园之役先胜后败于李自成的

    农民军。本来此役孙传庭再次大胜农民军,已经击溃了农民军,然而天时再次与

    大明为难。天降大雨,官军又饿又冷,没能继续扩大战果。在官军打扫战利品之

    际,李自成军狡猾勇敢的率领主力杀了个回马枪,官军准备不足、抵挡不住,兵

    败如山倒。

    孙传庭慌忙的率残兵败将狂奔回陕西。此战因为孙传庭率领的是新兵,训练

    不足、经验更不足。突然看见刚才溃败的李自成又杀了回来,被吓得惊慌失措,

    心理防线就被击破了。如果是老秦军将士,凉李自成未必有胆量敢冒险再杀回来。

    先不说李自成敢不敢杀回来,或许之前就被老秦军将士把农民军歼灭了。

    秦军此战原为长途奔袭,试图以战养战,粮草供应不上,士兵们不得不采集

    没有成熟的青柿充饥,因此河南人将此战称为柿园之役。

    此战再次证明,没有经过足够训练的士兵是不能打仗的。没有充足的粮饷也

    是不可以打仗的,将士心理素质不过硬更是不能打仗的。遇着顺风战可赢,一旦

    逆风战便心理崩溃、兵败如山倒。如果此时换成是训练十足卢象升的天雄军,或

    者是三年前那支三次参与歼灭农民军的老秦军,李自成已经再次被灭,或者又跑

    回商洛山了。

    当年,李自成与高迎祥、张献忠率部攻下南直隶凤阳。掘明皇室的祖坟,焚

    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杀宦官数十人,斩中都守将朱国相。因争夺凤阳皇

    宫的俘虏小太监和鼓吹乐器,李自成与张献忠结怨,李自成分军西走甘肃,从此

    和张献忠分道扬镳。这或许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孙传庭自柿园之役败归陕西后,到处开荒种田、招兵买马、发展生产、置办

    武器,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陕西官军实力又有显着增长。这不得不说孙传庭不管

    是治军还是经营地方都是一把好手。

    但是急不可耐的崇祯,又再一次次的催战了。或许是因为田贵妃于七月病亡,

    崇祯悲痛欲绝之后想要一种发泄吧。而此时,清军随时会攻破宁远和山海关吴三

    桂那四万余残军,从而进攻京师。

    给崇祯转圜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崇祯内心里虽然气恼自己之前一系列的错

    误行为,但是自己是皇帝怎能认错呢?于是领军的统帅们全部都得背黑锅,就像

    袁崇焕那般一样。

    崇祯只好少有地厚着脸皮,不断催战孙传庭,因为眼下崇祯只能依靠的只有

    孙传庭了。崇祯期望孙传庭快速的再次歼灭李自成,然后挥军宁远或山海关抵御

    清军了。

    此时崇祯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孙传庭和他的新秦军身上,大明存亡这个巨大的

    担子沉重的压在了孙传庭的背上。孙传庭感觉自己要同时面对鞑靼和闯贼的夹功,

    而倍感压力、寝食难安。

    此时,不论是崇祯还是孙传庭,不管有没有转圜时间,粮饷是否充足,兵士

    训练是否足够,都只能东出潼关与李自成决一死战了。如果大明不战,等鞑靼攻

    破山海关,攻破北京城,仗就不要打了。因为要死崇祯死了的话,民心军心都必

    将瓦解,孙传庭就很难再轻松指挥秦军打仗了。因为皇上都没了,老百姓和将士

    们忠于谁呀?即便大明还有南明,但是陕西到北京一路广大地区的老百姓,在鞑

    靼或者李自成的统治下,能不臣服吗?老百姓那个不想过安稳的日子?。

    而狡猾坚韧的李自成也知道,自从松锦大战明军大败以后,明军精锐尽失,

    清军随时会攻进山海关。现在,明军比农民军更急,两头被夹功。李自成虽然在

    柿园之役冒险拼死一搏反败为胜了孙传庭的秦军,但是也再次尝到了孙传庭的打

    仗厉害,李自成不愿意再硬碰有火车营的孙传庭的秦军了。

    于是,李自成改为以守为攻,静待战机,诱敌深入的战略。孙传庭不动,李

    自成他也不动。孙传庭动了,李自成就找机会和孙传庭决战。如果没有好机会,

    孙传庭动了,李自成也打算再次逃跑。

    而李自成可等,崇祯和孙传庭却没有时间再等了,因为清军已经渐渐逼近了,

    山海关一破就是一马平川可以杀到北京城下。

    而张献忠虽然和李自成不和,但是现在还不是和农民军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时

    候。等于张献忠反倒成为了南明攻击李自成的部分缓冲地带了。

    所以崇祯和孙传庭只能寄望在大清攻破山海关之前,消灭李自成农民军,然

    后再马不停蹄的挥军山海关抵御皇太极的大清。

    至于那时,孙传庭能不能够击败皇太极,那就是后话了。

    潼关,北风。

    孙传庭站在潼关城楼上,仰头望天,天上一片灰色。铁盔上的盔缨和披风在

    大风中飘扬。

    在空中飘扬和卷腾着的盔缨和披风,因风势而起,因风歇而落,在即落之时

    又遇再起的风而又随风飘扬。

    兵是大明的兵,将是大明的将,忠君报国是军人的职责。

    孙传庭惆怅道:「我大明何至天时地利人和,都来与之作对,上苍何至逼大

    明于此啊」。

    总兵白广恩身穿布面甲矮革靴,听督师一番话,忍不住,上前一步握拳说话。

    白广恩怨道:「当年皇上要是让督师先斩杀李自成,再支援辽东,就不会有

    今日了」。

    孙传庭扶着潼关墙头,半回头看着总兵白广恩,这位从松锦大战之后再次回

    陕西复从自己的总兵。

    白广恩,初从混天猴为盗,后降明,镇压流寇,屡立战功。松山败后与清军

    战,亦有斩获。后从吴甡剿寇,骄悍不为所用,大掠回陕西,复从孙传庭办贼。

    白广恩怨道:「在下最先为贼,是迫不得已,后降明在督师旗下,随督师南

    征北讨,连战连捷,这么多年,在下只佩服督师一人」。

    孙传庭转回头看着潼关前的十万大军,神情惆帐回忆往事,嘴里念念有词、

    沉默镇静。

    孙传庭正色道:「皇上是天子,臣是卒,天子要臣进,臣不可不进,天子要

    臣退,臣不可不退啊」。

    白广恩怨道:「以强而收兵,以弱反而进兵,战和左右摇摆,实为败军之兆

    也」。

    白广恩怨道:「想我十万精锐秦军,在洪承畴一众人等模模糊糊的指挥下,

    损失殆尽,在下只领着三千老秦军回归督师旗下啊」。

    孙传庭再次紧闭双眼,仰天「唉」出一声。

    孙传庭惆怅道:「当时要是多给臣一个月的时间,必能斩杀李自成,现在的

    结果是天意呀,过去之事,不说也罢了」。

    孙传庭正色道:「皇上已经再三下旨催战,秦军现在不可不战,山海关危机,

    吾等不战,大明江山不敢想象了哪」。

    总兵白广恩、高杰、牛成虎等,见督师如此,崇拜感动异常,一起俯首半跪

    于地,大喊。

    众将大喊:「臣等愿誓死跟随督师,报效朝廷,决战沙场,马革裹尸,在所

    不辞」。

    潼关前的十万将士们,也一起奋勇呐喊了起来,声振寰宇。

    十万将士呐喊:「保卫大明,决战沙场,保卫大明,决战沙场」。

    听到将士们的心声,虽然他们都是新兵,却有保卫大明的勇气,并以此当成

    自己的责任,孙传庭也受到感染和鼓舞,一时双目放光。

    孙传庭鼓气大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国破,便是家亡」。

    孙传庭义正言辞道:「皇上,臣此战必斩闯贼,再剿灭满清鞑靼,报效皇上,

    光复我大明大好河山啊」。

    十万将士们呐喊:「保卫大明,决战沙场,保卫大明,光复河山」。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

    李自成得知陕西明军出关的消息,同时檄左良玉西上,总兵陈永福、秦翼明

    分别将河南与四川兵互为犄角。发动了对李自成农民军的决战,此战明军倾巢而

    出誓要消灭李自成农民军。

    李自成知道事态严重,稍有不慎必会身败而亡,十分重视。

    李自成亲统二十万大军,北上河南迎敌。由于河南境内赤地千里,缺少粮草,

    守也没用。李自成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把主力部队部署在郏县以南的地区。

    李自成对孙传庭有深刻惧意,也为了避其锋芒、保存实力,采取了诱敌深入

    的战略。放弃了潼关到郏县的广阔地带,陕西秦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八月上

    旬占领洛阳,九月八日攻战汝州,农民军督尉四天王李养纯投降。

    李养纯投降后向官军泄露秘密,给民军带来很大损失,他报告说:民军的老

    营在唐县,精锐部队在襄城,地方上任职的文武官员屯聚在宝丰。

    孙传庭根据这个情报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行动。派总兵白广恩率二万秦军加一

    百门火车首先攻破宝丰,斩伪州牧陈可新等。然后派总兵高杰、牛成虎等率四万

    秦军加五百门火车挥师唐县,将安置在那里的农民军家属斩杀贻尽。

    火车营虽然有两万辆,但并不是就有两万门火炮,火车上面装载火炮,车厢

    里存放士兵的衣服和粮食。而真实装有火炮的火车,只有一千余门,其余火车还

    分配了三千火枪营。

    火车打仗时可以用来冲击骑兵,宿营时可以作为栅栏保证野战部队安全。行

    军时还可以作为后勤运输工具,对于长途行军打仗,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火车机

    动性差,在野战中往往容易吃亏,其防守和后勤的作要大于进攻的作用,在大规

    模的战事中自身难保,很可能会引发溃败,大规模发展火车,隐患也是显而易见

    的。

    农民军受李养纯此内奸出卖,文武官员和家属们损失惨重,多有家属全家被

    屠者,李自成震惊不已,农民军士气大落。

    高桂英、宋献策等一众谋士下到队伍中安慰将士,抚恤将士,农民军才重整

    旗鼓。

    郏县,北风。

    九月十四日,明军和李自成农民军主力在郏县开始激战。

    两军相持,不敢轻战,互观敌阵,随机应变,转变阵势。

    秦军十二万(李养纯投降带来约两万人),农民军二十万。

    秦军列阵,鹤翼阵。孙传庭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左右张开如鹤的双

    翅。高杰领两万骑兵前列,牛成虎、李养纯领四万步军第二列,白广恩领两万火

    车营第三列,孙传庭领一万中军为第四列。高汝利、左光先领两万步军为左翼,

    陈永福领两万步军为右翼。

    鹤翼阵战术思想:左右包抄。鹤翼阵要求大将应有较高的战术指挥能力,两

    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大将本

    阵防卫应严,防止被敌突破;两翼应当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

    农民军列阵,锋矢阵。李自成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

    开呈箭头形状,也是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前锋张开的「箭

    头」可以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但进攻性稍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农民军战阵共有四重,第一重是饥民八万,第二重是步军八万,第三重是骑

    兵二万,第四重是精锐骑兵二万。

    此战如果孙传庭的秦军获胜,那么孙传庭势必不让李自成再有十几人躲回陕

    西商洛山的机会。那么明朝将有收复中原的可能,如果时间赶得上,皇太极的清

    军也难以攻入山海关。那时,将逐渐是明强清弱的局面,因为大明无后顾之忧后,

    财力、人力物力会源源不绝的支援宁愿或者山海关。但是,鞑靼却是消耗不起的。

    不管鞑靼的骑兵再怎么勇猛,从人力上,就是死一个少一个,鞑靼全国不足百万

    人口,而大明有一亿左右的人口。

    此战如果是李自成的农民军获胜,那么大明的最后一支能够调动并保护崇祯

    的生力军将不复存在。大明将大厦将倾,北京将沦为大清和农民军抢夺的盘中餐。

    而那时,辽东和陕西都失陷之后,饱受粮饷和瘟疫横行的京畿重地,包括北京城,

    都将自动瓦解,不攻自破。因为那时,军心民心已经不复存在了。

    而被李自成张献忠隔断拖住的大明南方势力,与京畿重地之间也被切断了联

    系。尽管南方还有五十万以上的明军,但也支援不了崇祯,而被农民军死死拖延

    在南方。如果崇祯一死,势必是散沙一盘,不能团结、各有鬼心、互相攻伐、内

    杠不断。

    郏县,北风。

    李自成也知道今天是生死存亡的一战,输了就算没死,也会被张献忠消灭了

    吧。

    农民军摆出的锋矢阵,箭头形状的前锋缓缓分开一条小道。

    只见一白铠女将端骑一匹白马慢慢从容行出,她面颊红润饱满,狭长的凤眸

    炯炯有神,英姿飒爽,修长健美。高挺的瑶鼻,性感又厚的唇天生红嫩,尖圆的

    下巴珠圆玉润。气宇轩昂,一派大将风范,却又不失成熟女性的醇美。

    此人正是闯王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不但没催她衰老,

    反而把她磨炼得愈加英姿飒爽。比李自成小三岁,今年芳龄三十四岁,正是女人

    最成熟的时刻。

    高桂英端骑白马列在农民军阵前十步,按规定她会就此停止。结果她一手拉

    马缰绳,另一手用马鞭鞭打马臀催着白马又再向前,白马微举前足嘶叫两声又向

    前行了十马步。

    高桂英娇喝:「汝等官军,杀我官吏,屠我家属,是为正道呼?」。

    高桂英坐下白马在十万秦军的面前,也有些惊怕而转动马身、马蹄顿足。高

    桂英骑在白马的背上,双手紧拉着马缰绳,控制着惊怕的白马,一副女中豪杰的

    风度。

    高桂英娇喝:「大明腐败,东林乱政,天灾人祸,工商税轻,农民税重,一

    饷接饷,民可活呼?」。

    秦军军纪严明,不动如山、威立如林,层层叠叠、整整齐齐地阵列在高桂英

    眼前。明军无数张军旗在随风飘扬着,上面写着「明」「孙」或者「秦」还有各

    位总兵的名号。

    秦军前锋亦然分开一条小道,在十万秦军「哼哼」的呐喊声中,孙传庭头戴

    铁盔,身穿布面甲矮革靴,端坐一匹黑马慢慢行出来。

    孙传庭来到阵前,横鞭子立马,不怒自威。

    孙传庭愤慨道:「尔等乱民,趁乱作恶,天下涂炭,杀我百姓,捣我皇陵,

    水淹开封,罪不容诛也」。

    高桂英娇喝:「只许官军作恶,而农民干忍受?只待凄死那天?」。

    孙传庭愤慨道:「纵然国有不足,现皇勤政节减,国民应当共勉,一起共度

    难关,何奈趁火打劫,只苦你一家否?」。

    孙传庭愤慨道:「满清鞑靼犯我辽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国破还有家

    否?汝等不思报效国家,汝等不思忠君爱国,汝等竟然趁乱作恶,满清入关善待

    汝等?」。

    高桂英娇喝:「休讲道理,饿死千万,病死千万,逼死千万,还待几万?」。

    孙传庭愤慨道:「不与贼多言,战场见分晓」。

    高桂英娇喝:「是死与是活,刀尖见功夫」。

    两人叫阵一通,不相上下,骑马归阵,两阵前锋,又恢阵型。

    李自成军二十万大军摆出锋矢阵,开始向秦军开始前进。

    孙传庭的十万秦军加两万降军也摆出鹤翼阵,开始向农民军前进。

    一时间,双方杀气腾腾,尘烟滚滚,空中狂风不止,雨季将临。

    李自成下令锋矢阵的前锋八万饥民首先发动进攻,八万人如山洪般铺天盖地

    而来,顿时杀声震天,气势逼人,层层叠叠如同一张巨型移动着的地毯。

    秦军的鹤翼阵的前锋,是高杰率领的两万骑兵,与李自成有夺妻之仇,是李

    自成的死敌。

    高杰恨透李自成,看着八万人开始冲杀过来,身经百战的高杰横刀立马、毫

    无惧意。

    孙传庭看着八万人的前锋铺天盖地冲了过来,骑马在高地上镇定自若指挥。

    待饥民达到火车营的射程范围时,下令第三列的白广恩的两万火车营,一千余门

    火炮分三段合击开炮。第一段火炮射击以后赶紧装填火药,第二段火炮接着开炮

    然后也装填,第三段火炮待第二段火炮射击后也开始射击然后装填,依次循环。

    如果敌军再继续接近明军,那么火车营里还有三千火枪营随时准备,只等孙

    传庭一声令下。

    震耳欲聋的炮声:「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

    炮声一声接一声响起,一颗颗炮弹飞出了炮管,射向了天空,再砸落进八万

    饥民群中然后爆炸,顿时死伤一片。

    八万斗性正猛的饥民农民军,被火炮炸得,顿时粉身碎骨,鲜血染红大地,

    一排一排的倒下。农民军又接着一排一排的往前冲毫不惧死,鲜有哭喊之声。

    这些饥民农民军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了,也没有什么可以

    留念的了。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吃上饭而已,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推倒这个腐败

    的明朝。

    八万饥民成百上千的的倒下,一千上万的减少,又一万一万、众志成城不惜

    死地红着眼地往前冲。

    半个时辰以后。

    传令兵道:「报督师,敌先锋还剩五万余」。

    孙传庭道:「再探」。

    又过了一会,传令兵再次来到孙传庭马前,俯首单膝跪下。

    传令兵又道:「报督师,敌先锋还剩四万余」。

    孙传庭正色道:「速命先锋高杰率本部两万骑兵发动进攻」。

    传令兵正色道:「遵命」。

    高杰看到已经逼近的数万农民军,一手拉紧马缰绳,两腿夹紧马肚子,高举

    大刀。

    高杰大喊:「为了大明…为了督师…兄弟们冲啊…」。

    先锋高杰指挥着两万骑兵,开始如潮水一般的快速冲向四万农民军先锋,一

    瞬间便把那四万余连疲带伤的农民军冲得七零八落,进而混战起来。半个时辰以

    后,农民军先锋渐渐顶不住了。步军在骑兵的冲击力面前,就和白菜一般摧枯拉

    朽、一击即破。

    李自成看着四万余先锋农民军与秦军先锋骑兵混战,知道在火车营和火枪营

    的杀伤下,先锋已成末势。

    李自成令第二重八万老营步军向秦军开始冲锋,务必要拿下秦军的先锋高杰

    的两万骑兵。从而贯彻锋矢阵的战术思想:「中央突破」。

    孙传庭见李自成的八万老营步军支援过来,如更大的浪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其势比之前的八万饥民农民军强大威猛得多。

    孙传庭令牛成虎、李养纯率领的第二列四万步军增援先锋高杰。再命左翼的

    高汝利、左光先的两万步军,右翼的陈永福的两万步军,不可轻动,静待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