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房子,但几千人的大型企业,排队要房调房的上百人,都
用眼睛盯着,想走关系却连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打发婆婆回老家后继续凑合,
年轻夫妻都是这么个状况,很多人还都住在青工楼上用楼道做饭过日子呢,我们
至少还有厨房,知足吧。
************
第二年开春,双喜临门,先是林文升了职,接着就因他是干部而给我们调整
了住房。
房子很大,四十多个平米,可是结构不好,一个门洞住着两户。进门右手是
厕所,只有一个,两家共用,紧挨着厕所的是另一家的厨房,并排着过去就是我
们的厨房,然后直角对着大门的是我家房门,他们家房门在左边,和他们家厨房
正对着。
两户房间的结构大同小异,进门一个房间,然后在这个房间的一面墙上开个
门,套着进去又是一间,俗称「穿堂葫芦」,只是在面积上我家比他们家大将近
10个平米,自然一切感觉就是把他们家放大了分给我们。
我们的新邻居是一对比我们大五六岁的夫妻,因为都在一个厂里工作生活,
所以大家互相见过,知名知姓,只是没打过交道说过话而已。
男的叫李见兵,人很精神帅气,平常在马路上看见,总是修着整齐的边幅,
衣服干净,裤管笔直,折缝清晰。女的叫孙惠,属于瘦弱型的,清秀修长,很漂
亮,和她老公站一起,非常般配。晚饭后,工厂居民们喜欢到广场上散步,那里
总能看见他们夫妻,有时候还带着孩子,很恩爱。人都一样,对美好的、漂亮的
东西感兴趣,我们俩也不例外,觉得能和这样的夫妻做邻居很不错。
我们只知道他们这么一对人,具体的底细并不了解,想着他们是不是小气的
人,是不是难缠的人。总归我们要生活在一个走道上,出进厨房,上厕所,而由
这些生活细节所带来的个人习惯等等,是不是能互相接受,互相体谅,都是我们
担心的问题。
林文不是个爱说话的人,搬进去后只是和他们礼貌性地打了个招呼,就互不
相干地开始生活。我是个开朗的女人,想象中两家像亲戚一样,来回串门吃饭,
打牌玩耍,热闹而又愉快,
谁知道住几天发现他们并没有对我热情的招呼给予太多回报。老公解释说也
许他们心里不舒服,不平衡,我们到底年轻,怎么就能住比他们大的房间?再说(责任编辑:admin)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