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一座庵观,周围一带粉墙包裹,向阳两扇八字墙门,门前一道溪水,甚是僻
静。两人走到庵门前闲看,那庵门掩着,里面却象有人窥觑。那朋友道:「好个
清幽庵院!我们扣门进去讨杯茶吃了去,何如?」闻人生道「还是趁早去看梅花
要紧。转来进去不迟。」那朋友道:「有理,有理。」拽开脚步便去,顷刻间走
到,两人看梅花时,但见:烂银一片,碎玉千重。幽馥袭和风,贾午异香还较逊;
素光映丽日,西子靓妆应不如。绰约干能做冰霜,参差影偏宜风月。骚人题咏安
能尽,韵客杯盘何日休?
两人看了,闲玩了一回,便叫将酒盒来开怀畅饮。天色看看晚来,酒已将尽,
两人吃个半酣,取路回舟中来。那时天已昏黑,只要走路,也不及进庵中观看,
怠怠下船,过了一夜。次早,松木场上岸不题。
且说那个庵,正是翠浮庵,便是杨家女儿出家之处。那时静观已是十六岁了,
更长得仪容绝世,且是性格幽闲。日常有些俗客往来,也有注目看他的,也有言
三语四挑拨他的。众尼便嘻笑趋陪,殷勤款送。他只淡淡相看,分毫不放在心上。
闲常见众尼每干些勾当,只做不知。闭门静坐,看些古书,写些诗句,再不轻易
出来走动。也是机缘凑泊,适才闻人生庵前闲看时,恰好静观偶然出来闲步,在
门缝里窥看。只见那闻人生逸致翩翩,有出尘之态。静观注目而视,看得仔细。
见闻人生去远了,恨不得赶上去饱看一回。无聊无赖的只得进房,心下想道:
「世间有这般美少年,莫非天仙下降?人生一世,但得恁地一个,便把终身许他,
岂不是一对好姻缘?奈我已堕入此中,这事休题了。」叹口气,噙着眼泪。正是:
哑子漫尝黄柏味,难将苦口向人言。
看官听说,但凡出家人,必须四大俱空。自己发得念尽,死心塌地,做个佛
门弟子,早夜修持,凡心一点不动,却才算得有功行。若如今世上,小时凭着父
母蛮做,动不动许在空门,那晓得起头易,到底难。到得大来,得知了这些情欲
滋味,就是强制得来,原非他本心所愿。为此就有那不守分的,污秽了禅堂佛殿,
正叫做「作福不如避罪」。奉劝世人再休把自己儿女送上这条路来。
闲话休题,却说闻人生自杭州归来,茬苒间又过了四个多月。那年正是大比
之年,闻人生已从道间取得头名,此时正是六月天气,却不甚热,打点束装上杭。
他有个姑娘在杭州关内黄主事家做孤孀,要去他庄上寻间清凉房舍,静坐几时。
看了出行的日子,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