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落霞(H)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分卷阅读144(2/2)
算千古难遇的狠角色了。不知九泉之下,正德遇见六下江南、潇洒自在、大小臣子还争相随行趋之若骛唯恐不及的乾隆皇帝,不知又将做何感想?

    说到这里,我不禁觉得,正德与乾隆这两位同属朝代中期守成之君的比较,也是蛮有趣味的。其实这样的比较也已经有不少人做过了,概括一下,有意思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国家安定程度和民生

    正德:爆发刘六、刘七领导的中等规模农民起义,迅速被讨平。

    乾隆:爆发蔓延九省的白莲教大起义,嘉庆年间才平定。

    二、武功:

    正德:亲征达延汗获胜,安化王、宁王两个叛乱宗室均被派出的能臣秒杀。

    乾隆:无亲征记录,所谓“十全武功”,除了平定准部、回部可圈可点外,其他都拿不出手,更何况还有对准部恼羞成怒的灭族政策。

    三、国势发展:

    正德:稳中有升,明中后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封建社会中一个不应忽视的高峰。

    乾隆:趋向没落,晚期已是积重难返。

    四、娱乐:

    两人均十分嗜好,不分伯仲,均留下大量优美典故。

    五、宠佞:

    正德:前为刘瑾,五年手诛,后为江彬,实际危害微弱。

    乾隆:和砷,把持朝政几二十年,天下岁入半入其手,仗势横行直到乾隆驾崩。

    六、奇怪嗜好:

    正德:给自己封官,有被迫无奈的因素。

    乾隆:在各旅游景点乱题低劣诗作,在尺余古画上盖八尺御章,惜乎古代无城管与文物保护部门。

    七、下江南:

    正德:一次,遮遮掩掩,群臣同仇敌忾,口诛笔伐。

    乾隆:六次,大摇大摆挥霍无度,群臣歌功颂德,趋之若骛。

    八、性格

    正德:平易近人,浪漫有情,以《戏说乾隆》为代表的乾隆电视剧,更多地应是正德的影子,应该让人想起秋官。

    乾隆:《书剑恩仇录》里的形象,咋咋呼呼的张铁林,拿捏作势,烦。

    ……

    当然,这样的比较很难做到所谓的科学客观公允,而具体的评述难免又会扯回明清比较这个月经话题上来。正德骑马射箭,在汉人眼中都是极大的罪过,而后来的满清,王子不懂骑射简直不可想象不过,我觉得上述种种至少足够反映出一个问题,这也是所有作过这一比较的人最后必然想到的一个问题——这样的两个人,凭什么一个成了盛世明君,另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