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夫”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分卷阅读144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当邵云安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背出来的时候,在场除了王石井还能保持冷静外,其他人全部都站了起来。范仲淹是宋朝人士,宋朝的文化科学技术那是相当辉煌的。范仲淹又是宋朝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他的文采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代表着绝对的超前。

    岑老。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现代作家仇圣先生的《男儿行》,邵云安是送给王石井这样保家卫国的战士和将军们的。长长的一篇《男儿行》,哪怕是文弱的秀才郎们都恨不得手拿大刀,冲上战场,斩杀敌人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的《将进酒》,带给人奔放激情,令人不由遐想那从天上留下来的黄河是怎样的。令人向往对月畅饮的豪迈。而天生我材必有用,又何尝不是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得益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还不曾见识过“词”的几人仿佛进入了另一片文学的殿堂。这个时代,诗歌还没有达到大唐的那种鼎盛时期,词更加还没有出现。而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听得蒋康宁和蒋康辰眼眶发热。

    这一天,康瑞和三位秀才郎厚着脸皮借住了下来。岑老和蒋康宁也无暇去玩什么魔方了,两人“逼着”邵云安把肚子里的墨水都吐出来,还拿来了纸笔仔细记录。邵云安索性把三个孩子也喊来,给他们熏陶熏陶。

    不过邵云安也没有一股脑的把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古墨都吐干净。开玩笑,都吐干净他肯定得变成哑巴。再者说,他即便是要高调也得有点底线。何况这里还有几位“外人”。

    邵云安背诵了二十多首诗歌,十几首词,七八篇古文文章。这是他肚子里的那堆“古墨”中极小的一部分,却令在场除了王石井外的所有人都如获至宝。尤其是一辈子做学问的岑老,连午饭和晚饭都顾不上吃了。他拿着写下来的这些名篇一遍遍看,一遍遍揣摩,还和蒋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