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什么让太后难堪的事情。
皇帝前来问安,太后自然是早就在宫室中等着了,不可能会一时兴起,出门游玩。见到皇帝进来,口称母后行了礼,她露出和蔼的笑容,“皇帝皇后都来啦?快坐下说话吧。”
说是天家母子疏远,其实每回皇帝来请安,太后也都是笑呵呵的,从未给过一点脸色。对皇帝的衣食起居,询问得也很详细,更不时叮嘱其为国惜身。要不是从许多侧面,可以看出两人关系的真正成色,就看着在殿上的相处,那简直是没有一点能挑剔的地方。就连皇后,也是用了一段时间,才琢磨到个中真味。周氏脑子不大灵敏,到现在都没回过味来。至于万氏,倒是一贯谨慎,对太后、太妃的态度,都是依从着皇后来的。毕竟,在外人来看,太后不问政事,正是彻底放权的证明,不恋栈权势的人,天下又有几个?再加上这殷殷垂询的慈母风范,皇帝怎都该因此对太后特为感佩才对。
只有皇帝自己心里才清楚,太后对他的真正态度为何。——一切的变化,都是在诚孝皇后撰遗诏的那天开始,不,或许该说,一切变化,都是太后突发卒中的那天开始的。
在那天以后,母子关系就走入了僵局,只是当时,是他推拒着太后的关心,他在太后跟前扮演孝子,他以恭顺的表现,来搪塞太后眼底的疑问和失落。母子两人自从那天以后,就再没有深谈过,私下,他曾为自己悖逆的行为认错、请罪,而太后也曾原谅过他,说这并不是他的错,只是一个巧合。他能听得出来,她说的是真心话,虽然态度僵硬、失落,但终究还是有心要和他修好,这种种表现,只是为了绪。
再也没有对功课严格要求,不论他犯了什么错,做了什么事,走进清宁宫里时,太后都是这样一张脸,都是说着这些老生常谈的关心。皇帝真奇怪怎么没有人看得出来,她这分明就是敷衍——只是,她的演技太好,以至于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敷衍一下,都被看成了真诚的关心。
在敷衍底下,余下的不是恨,也没有纠葛,甚至连失望都没有,就只有冷漠,他做什么事,太后都不会关心,犯什么错,太后也都不会着急。他怎么过日子都是他的事,太后对此没有任何看法,即使追尊宸妃,也根本都没能让她的态度出现一点涟漪。她还是这么沉稳如山地漠然着,就像是这件事和她根本就没有一点关系,他不论做什么,都和她没有一点关系。
看来,皇后说什么追尊宸妃后,她几天没出宫室的话,也只是哄着他好听的了。
皇帝不禁兴起了一丝屈辱,仿佛自己被太后的关心羞辱了一般,一时间热血上涌,恨不能回头就把宸妃追尊为太后,将一切真相揭开——他很快就压下了这个念头:虽然找不到确切的理由,但他的确是在回避着这样直接决裂的举动。虽然心中也不禁想着,即使做到这一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