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何况喜宝是有实打实的宠爱,哪里还需要小心翼翼地低眉顺眼,装够了孙子,是时候当爷爷了。
恪守规矩是保险的做法,张扬是个人风格。
而不论你是顺从抑跋扈,利益有所冲突,容不下就是容不下。
只有能力高低,没有态度对错之分。
宁昭有时候在喜宝那就提过,庄瑜是他除出宝儿外,惟一顺眼的女性。
这自然是庄瑜小心经营得来的形像与些许路人好感,她不算顶聪明,但太后没挑错人,她的确很重视规矩,行事有方,於是贤惠大度,与宁昭的感情不过不失,也因着她是亡母亲自挑的媳妇,他亦对她算是有点好脸色。
至於喜宝怕不怕宠爱被庄瑜抢走,那是完全不怕的。
原因是,她用错方法了。
不争不抢贤惠大度,那是省心,也是没有存在感。
就是把后宫打理好了,宁昭也不会感绪隐得好,盈秋却没想那么多,她在她耳边嚷:“娘娘,陛下要来了!”
“闹什么呢,陛下来,我得好好准备,你替我换个发形吧……是了,替我翻出娘亲送的那枝翠玉簪子来,换下这只沉甸甸的金簪子罗。”
一番话下来,虽然呵斥丫鬟不够沉稳,仍暴︱露了庄瑜本人对於陛下要来,也是很兴奋的。
“是的娘娘。”盈秋快步把玉簪从妆奁中摸出来,三两下就解开了她扎得结实的秀发,披散开来时,端庄秀雅的她亦显出一丝柔美来,瞥见主子脸颊上的酡红,盈秋忍不住笑:“娘娘,陛下一定会知道,你才是最好的。”
“……嗯。”这回庄瑜没再呵斥,她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但愿吧。”
她猜中了结果,却没猜中开头。
宁昭会去坤宁宫,是因为下了朝之后,欧阳丞相好说歹说地劝他莫要任性而为,宠爱妃子可以,但多少得顾着皇后的脸面,加上中宫无子,无子地位就不稳,教庄家如何安心为他效力?先皇临死前给了宁琰在朝中的职务与实权,封其为瑞安王,他实干能力不错,不少草根出身的儒生都很吃他那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