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百一十二章 会见锐思智芯高管
    微风从窗外吹进办公室,现在虽是一月初,但鹭岛的天气格外的暖和。\b

    \b姜林喉管一阵蠕动,艰难地把口水咽下去,面对着眼前的男人,他内心忐忑不定。

    “校长,唐主任说您找我?”

    面对校长突然的召见,姜林有些迷惑,问了唐主任,主任也不说什么原因,只说是有好事情。

    能有啥好事情?

    奖金?

    升职?

    陈灏笑着打量姜林,不动声色地问道:“小姜,在招生办待得还习惯吗?”

    “在招生办还挺好的,唐主任待人亲和,同事之间的氛围也很简单。”姜林实诚地说着。

    这话倒也没说错,至少这个学期在陈灏上台后是这样子。

    大家顶多是摸摸鱼,其他的小动作是不敢弄了。

    有编制的公立大学跟私立大学可不一样。

    有编制,除非犯什么大错误,不然丝毫不用担心会被开除。

    但是私立大学嘛,遇到现在这个校长,那真是如履薄冰。

    至于为啥不离开?

    当然是薪资太香了……

    “有没有想挪个位置的想法?”陈灏笑着问道。

    姜林先是一愣,差点还以为是要把自己开除。

    后面反应过来后,心里狂喜,这特喵的是要高升了啊。

    强忍着内心的喜悦,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道:“我听校长您的。”

    “少年班学院知道吗?”陈灏问了句。

    姜林迟疑了下,然后回答道:“知道一点……”

    作为光华的一名教职工,对于学校的发展战略还是略有耳闻,这些也不是个秘密。

    光华大学要搞少年班,这个他个人还是挺看好的。

    为啥?

    少年班的由来要追溯到974年,李政道教授通过周总理向***建议:“从全国选拔很少数,约十三四岁左右的、有培养条件的少年,到大学去培训”,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

    国家求贤若渴,人民群众自发举贤。

    在中科院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各地教育和招生部门的主动配合下,97年才诞生了第一届少年班。

    后面国内不少名校也都加入少年班的潮流中,只是这四十多年的风雨路之下,社会上对少年班褒贬不一,到了现在也只有西交、科大和东大三所还保持着。

    有趣的是,今年清华和北大也开始重启少年班计划了,再加上光华的话。

    这202年,\b共有六所高校参与到少年英才竞争中。

    为的当然是提前抢人才!

    这也是清北的想法。

    过去少年班制度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科大的少年班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有这么一个参照物在面前,完全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b见陈灏提这个,姜林有些明悟了。

    大概就是要把自己调到还在筹建中的少年班学院。

    “经过校领导的讨论,这个少年班学院当前需要一个招生组组长,负责……”陈灏直接将这个招生组组长的事宜详细说了一遍。

    说完后,陈灏笑呵呵地看着姜林,“小姜,这个招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