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百六十九章 任弘教授手机里竟然有七项诺贝尔成果??(2/2)
和许晨阳,其余都是材料或者半导体领域的高手,再晚点后面自己就被动了。

    “第一个我猜是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吧,美国的肖克利、布拉坦、谬勒海尔三位学者获得,主要表彰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晶体管效应的发现。”朱晨振奋地说道。

    晶体管是手机上最基本的奠基性工作,晶体管的诞生使电子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拨快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步伐。

    可以说吗,这三人研究出的成果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二个发言的是陈冲。

    “那我提一下第二个吧。”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蓝光led。手机的相机闪光灯或者说手电筒的光源,便是蓝光led激发的wled。获奖人是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郑强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正要开口却被人抢了个先。

    定睛望去,是学校科研“新人”凯南·布尼尔教授。

    “第三个是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个是锂离子电池,科研应用在所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获奖人是\b约翰·b·古迪纳夫、d图像传感器。

    我们现在的手机摄像头虽然很多都是cd的工艺改良变种,所以现代手机技术里也包括这个ccd图像传感器。

    陈灏说完后,气氛到了一个高潮。\b

    后面只剩下任弘和许晨阳。

    倒是隔壁几桌有几位女生因为陈灏的颜值注意过来,耳朵竖起来聆听着。

    只是当她们听到内容后,一时间愣住了。

    许晨阳:“第六个是198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德国物理学家克劳斯·冯·克利,获奖原因是因为对方发现量子霍尔效应,手机上的指南针等功能就是由霍尔传感器实现的。”

    任弘:“那我就讲第七个了,197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日本科学家江崎玲于奈,因其在半导体中发现电子的量子穿隧效应。”

    这个效应提出引导了芯片尺寸可以做到多小的程度,也就是如今的手机芯片。

    俗人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巧的是克劳斯·冯·克利和江崎玲于奈这两位科学家都是因为在量子力学领域里发现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什么是量子霍尔效应?”旁边桌的长发妹纸一脸茫然地望向身旁的闺蜜。

    闺蜜翻了个白眼,“不知道……我怎么知道这个啥效应是什么玩意!”

    “好像讲得是跟手机有关的?”

    “什么鸡?要去吃烤鸡么,可是我们烧烤还没吃完诶!”

    “……你回去找你对象去吃**!”

    就在旁边两个女生打嘴炮不停的时候。

    陈灏这一桌七人说着说着突然就陷入寂静当中了。

    原本大家都挺开心的,毕竟任弘教授提出的这个问答也蛮有趣。

    可因为朱晨这家伙总结的一句话,让其余六人都沉默了。

    “好像这七个诺贝尔奖获奖者里,都是老外,没有一个咱们国家的……”

    ps:3000大章,求推荐票,求月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