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当校长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百八十章 学界泰斗惹不起(2/2)
学校的事务,然后再把文件、表格交给邓慧,邓慧检查后再递给陈灏。

    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付出的无非是三份薪水罢了。

    他最不缺的就是钱,缺的是时间。

    “好像记得今早要处理什么事情来着?”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陈灏陷入思索中。

    想了想,随后他翻起桌上的一小堆文件。

    翻到中间,手上的动作止住,然后从中抽出一份文件。

    寥寥几张a4纸,可是上面的内容却不简单。

    【背景信息:

    陈立泉,男,汉族,中国国籍,生于天府省南充市,固体离子学和能源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锂电池之父”。】

    【学术成就&研究成果:

    1、牵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固体离子学实验室;

    2、担任“863”计划“七五”储能材料(聚合物锂电池)项目总负责人;

    3、为中国成功攻克锂离子电技术,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

    4、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

    5、……】

    【主要研究方向:

    1、纳米离子学;2、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3、固体电解质和全固态锂电池研究。】

    【目前研究课题:

    从固体离子学到纳米离子学的转变:纳米材料中(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薄膜)离子和电子输运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代表性文章:……】

    总结来说:中国锂电池第一人!\b

    陈灏眼皮微抬,这种已经不是学科带头人了,而是学界泰斗,这完全不可能挖的过来。

    最后陈灏在最后一行信息下写下几个字。

    【可作为合作对象】

    让江雅宁调查的几人,看看有没有适合挖过来的,余下的再接触看看,能共同合作参与到锂空气电池的研发也好。

    这种技术光靠一所高校或者一个实验室是难以完成的,还是得像光芯一样,汇集多方力量。

    只是锂空气电池技术虽然厉害,但不能跟光芯比,光芯的研发是时势使然,没有可复制性。

    再往下看去。

    【背景信息:

    陈军,男,汉族,中国国籍,生于皖省宿松县,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术成就&研究成果:……】

    【……】

    看完这个信息,陈灏深呼吸口气。

    脑袋嗡嗡地直响。

    “又是一位挖不动的大牛……真是令人头疼。”

    \b然后往下看,又有一位被pass,这位万立骏院士是前两年担任过中科大的校长,也是一位学界泰斗。

    最后陈灏汇总了下,布尼尔教授给的锂电池领域八位科学家里。

    中科院化学所:陈立泉院士(可合作)、万立骏院士(可合作)、郭玉国教授(可挖);

    中科院物理所:胡勇胜博士(可挖);

    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可合作);

    复旦大学:夏永姚教授(可合作);

    武汉大学:杨汉西教授(可挖);

    鹭岛大学:杨勇教授()。

    陈灏的目光落在最后的厦大杨勇教授的名字上,嘴角微微上扬。

    对于这位杨勇教授他可是胜券在握。

    “话说,章校长之前想让鹭大加入海峡研究院吗?”

    说着,陈灏一拍大腿。

    “诶,这不就是巧了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