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姐:抓个将军来磨豆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321章 卫家豆腐铺京中立足(2/2)
儿说:“不委屈,不委屈,我理解他!军队要紧!”

    卫月儿托卜掌柜将皇太后赏的两处宅子长租了出去。她从褚将府选了十二个比较伶俐的小子,教他们磨豆汁做豆腐做豆花。

    卫月儿忽然有了目标,那就是,多赚点钱,这次,不是为了几个弟弟了,而是为了褚家军,为了褚青。

    她得像老夫人学习,当好这个家,在褚家军需要银子的时侯,她能拿得出来!

    褚将府连着好几日,天天吃豆腐豆花,终于等到这十二个人都学会了做豆腐豆花,卫月儿便亲自领着他们去开豆腐铺。

    从定招牌买石磨买桌椅板凳到贴海报,卫月儿可以说是带着这十二个人手把手教,事事亲历亲为。很是辛苦,天天几乎早出晚归。

    五天后,京中的四家卫家豆腐铺开业了。

    豆腐豆花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定做的招牌是用木板做的,用炭烤成黑灰色,木纹隐约可见,上面刻了枣红的几个大字……卫家豆腐铺。

    连店内的桌椅板凳都和桃花镇上的一样笨拙古朴。甚至是海报,都照着二虎原先送来的海报也用五颜六色的彩纸书写,一条条贴在大白墙上。

    卫月儿几乎将桃花镇上的卫家豆腐铺照搬到京城中来。

    卫月儿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豆腐豆花本就是寻常食物,它既上得了王孙公子的盛宴,也入得了寻常百姓的餐桌。店面装修得没必要那么奢华,那会让许多平头百姓望而却步。

    卫家豆腐铺在一众豪华店铺中显得那样特别。

    因了这份特别,它引人注目。但凡路过的人,都会对这个铺子感到好奇。驻足注目,又会被卫月家豆腐铺里那浓浓的豆香卤香所吸引住,不由得走入铺中,品一碗飘香的豆花,再提两块白嫩q弹的豆腐。

    卫家豆腐铺便在这热闹非凡的京中,闯出些名气来。店里通常人是满的,大酒楼也开始上门商洽长期稳定的合作。

    卫月儿给豆腐铺定过规矩:京中人多。除开给合作方送的成箱豆腐外,每个铺子,每天刚开始只做四十箱豆腐,五桶豆花零卖。

    卫月儿算过:每天四十箱零卖的豆腐,就够成本。另外卖的豆花和批发送的豆腐,便是赚的。

    豆腐豆花一开始不能做得太多,做得太多,卖不完,别人还以为东西品质不好。只有让晚来的人买不到吃不到,大家才会觉得这家的东西就是好,供不应求。

    这样把人气炒起来后,等铺子红火了,再慢慢加量。

    豆腐铺的十二个人下午早早就卖完豆花豆腐回来了,回来交了帐,吃了东西他们便休息。

    到凌晨,他们会早些起来,磨好豆腐豆花,送到铺中去卖。

    卫月儿问过这十二个人:“你们若嫌累,我找人替换你们。”

    那十二个人都摇头,他们说这样挺好,他们很愿意继续干下去。他们说跟着卫姑娘这些天,学了许多以前十几年或几十年都不曾学过的东西,简直像打开了一扇新奇未知的大门,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