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国家层面的支持。这才造成了这两年
频频被他们抢客户的局面。」
「你的意思说,如果我们涉足这个产业,V国和C国不足以对我们造成困扰?」
茵楠思索着问道。
楚芸点点头:「是的,我的分析结果支持这个结论。」
她略一思索又接着说:「我调取了集团最近十年的业务资料,发现其实我们
一直在做稻米出口的业务,只不过是贸易公司下面的一个并不重要的业务部门,
仅限于高档的特殊稻米,每年的出口量基本稳定在五万吨到十万吨。
稻米交易是一个资金流转很快的业务,根据我调查的国际稻米贸易的数据,
平均三到四个月就可以完成一个从收购到回款的循环,所以资金一年可以周转三
次。按此计算,我们如果拿出手中三分之一的资金就可以做到一千万吨的贸易量。
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利润足以和电信业媲美了。
其实我们只要做到五百万吨的贸易量,我们的体量就已经足够大,像V国C
国这样的竞争对手就无法对我们造成困扰了。」
听到楚芸的话,沙瓦和茵楠对视了一眼,喃喃道:「看来真的是事有可为啊。」
说完又看着楚芸问道:「要做到你说的这样的规模也并非易事吧,需要什么条件
呢?」
楚芸略一沉吟后沉稳地说:「其实最基本的条件我们已经具备了,这就是我
们ZX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是一个两千万人的中等国家,但稻米产量和V国差不
多。最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每年有至少一千万吨的稻米没有出路。而且ZX
国是国际市场上传统的供应国,声誉良好。这是我们可以大规模进入这一市场的
最根本的条件。
说到西万集团,像刚才说过的,其实稻米出口业务我们一直就有涉足,只是
没有把它作为支柱业务予以重视。资金上我们得天独厚,渠道上我们没有任何问
题,而且有我们独特的优势。从硬件上讲,我们唯一欠缺的就是与大规模业务相
适应的储运设施和与之配套的运作团队。」
「那你认为我们要大规模涉入稻米出口业务应该怎么做?」茵楠关心地问道。
「我认为我们应该马上成立一个专门经营稻米业务的企业。考虑到目前的情
况,可以考虑收购一家现成的企业,包括相关的业务人员,再将集团原有的相关
业务和人员注入其中。至于硬件设施,我留心了一下,由于这两年稻米出口不景(责任编辑:admin)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