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是笑个不停,小龙女道∶「上次倒是我的疏忽了,只想到咱们自己的食量小,却忘了这些小姑娘的胃口,也就没有特别交待厨间准备,也真委屈了她们呢!」
邙山又称北邙、芒山、北山、郏山,绵横於洛阳城北,接偃师、巩、孟津三县界,为水所源出。东汉建武十一年,恭王祉葬於北邙,其後王侯公卿多葬此。金正隆年间,还一度更名为太平山。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处置。」又说∶「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可见邙山实在是一处历代达官贵人的最佳归宿之处。
其实杨过一家在洛阳住了半年多,洛阳周近多已走遍,这城北之处也是经过多次,只是没有专程来过邙山。他们一行人来到邙山时,北风萧萧,放眼望去,山陵起伏,白茫茫一片,雪花也时飘时歇,看来很是苍凉,只是大夥兴致高昂,倒也不觉有什麽孤寂,反觉得人烟全无,正是他们大展身手的好地方。
他们依着秦艳芬提示的路径进入了邙山。这一带的邙山因为是一大片台地,并无大山阻挡,所以时有强烈的劲风,但他们都不以为意,而且每个人都还刻意穿着白色的劲装,外罩同色外袍和头套,主要就是要与白雪同色,这样较不容易被人发现,以免一不注意,说不定惊世骇俗,惹起意想不到的是非。春兰、秋菊和阿紫三女,还不辞辛劳,各自背了一个大行囊,那显然是吃的东西。
杨过自遇到元铫和戴王妃之後,对他们的那个年代甚为好奇,而严举人知识渊博,所以昨天他就乘传功之便,以不着痕迹的方式向他请教了许多有关北魏时代的历史和掌故,想不到严举人还懂得真多,简直是如数家珍。
其实严德生祖居在此,当然对在此立都的北魏所知甚多,而且他虽是武举人,但却不是莽夫,他出身书香世家,那时讲究的是允文允武,他的体格健壮,虽爱读书,却更爱弓马,所以他的先人才要他专攻武举,不想後来却成了粮商,凭着他文才、武学的底子和急智,二十多年来在商场倒也一帆风顺。
严德生还特别告诉杨过北魏孝文帝的陵墓所在,因为孝文帝是北魏迁都到洛阳的第一个皇帝,在位时厉行汉化,包括禁同姓相婚,定族姓,行均田法,定户籍及公服制,禁胡语,铸五铢钱等等,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崩殂後殡葬於邙山。但一位英明的皇帝之後,往往都是一些昏君,继位的宣武帝虽然还好,但除了在北边筑建九城之外,其他也没什麽作为,在位十五年後,嗣位的孝明帝就不像话了,他不但没有一天当家作主过,最後还被胡太后所弑。其实北魏立国短短一百四十九年,共有十二个皇帝,其中有好几个都是被弑的,包括开国的道武皇帝拓跋悺,另外还有几个皇帝也是死的不明不白。
杨过很快找到了孝文帝的陵墓,那是一个占地极广的墓地,近处虽然也是墓碑林立,但毕竟他是皇帝,所以後代贵人的墓园还是不敢靠他太近,以免招人之忌。
杨过拂袖扫掉了墓碑上的雪花和冰柱,见碑上刻着「大魏大行孝文皇帝之陵寝」,字迹已稍有模糊,但仍依稀可辨。杨过指着墓碑,对诸女说道∶「这位孝文皇帝就是元铫太子的祖父了,他将国都迁到洛阳,也是最英明的皇帝,不想死後才三十几年就亡国了,他在位时是怎样也想不到的。」
众女都嗟叹了一阵。袁明明道∶「公子,我族同化,这位孝文皇帝居功厥伟,不想他的後代竟是如此的不争气。」
「是啊!我朝不也是这样吗?人世间朝代嬗递何其快速无常,元铫独自被禁於王屋七百馀年如一日,人间却已是几度物换星移。」杨过叹道。
众人在陵寝四周绕行了一圈,凭吊了一番之後,就往东找那适合他们打架的地方。
-335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