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2105 师傅和徒弟(2/2)
,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会把一些工作直接交给他们。

    也不教他们怎么做,就让他们直接干。

    你们不是牛嘛!我看你们能把工作干成什么样?

    不过还真别说,这俩科班出身的徒弟,有时候也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少震撼。

    比如他们干活时候的工艺和工序,有时候就连他都没见过。

    按照人家的说法,这确实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工序,他们在课本上学来的。

    以前没机会实操,刚好在这里就有机会练练手。

    还真别说,这些技法,有时候虽然不见得有效,但却也给老周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甚至也在某些角度来说,提升了他的技术能力、。

    他也不是故步自封的人,再从那俩徒弟那边学到一些新技术之后。

    自己也回去琢磨,然后不断和自己以往的老经验相结合,还真别说,真就给他琢磨出了一些新技术来。

    这让他的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而他也改变了原来的态度,也不在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来教这两个徒弟。

    而是变成了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切磋,还真别说,这么一番搞下来。

    大家相处的气氛,反而是更加融洽了。

    两个徒弟,也从他这个老师傅手里,确实学到了不少真本事。

    而他也从两个徒弟的手里,学到了很多目前国际最新的各种理论知识。

    双方知识的结合,确实是给双方都的带来了很大的提高。

    而两个徒弟,也从他这里收集了不少反馈。

    比如他作为一个有将近二十五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对各种发动机,和船舶设计的理解。

    很多我们国内工程机械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他都会指出来。

    而两个学生都会把这些记录下来,然后也会把自己在一线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

    按照他们的说法,将来他们会根据这些一线工人的实际需求来搞设计。

    争取设计出最人性化的机械设备来,这话听的老周很是欣慰。

    他接触过很多机械设备,和发动机。

    在他的印象里,日本人的机械设备,就是用起来最顺手的。

    没别的,就因为日本人的工程师设计真的太任性了。

    甚至每一个螺丝的设计,都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出发的。

    比如一个工人操作这台设备的时候,怎样使用就最省力,站立姿态下操作怎么舒服,怎么来。

    然后就是检修的时候,也要考虑进去,怎么能即快速又方便的进行检修保养。

    这些人家在设计之初,就都给你考虑进去了。

    所以人家的设备,哪怕性能用起来不是最顶级的,但使用方便的程度却绝对是最顺手的。

    所以但凡是一线工作的工人,对日本人的机械设备的印象就都非常不错。

    因为人家首先就是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而设计的。

    而反观我们的,就不用说了。

    他就用过国内的一台发动机,那发动机的设计,他真的很想把设计的工程师脑袋撬开来看看,他当初到底怎么想的?

    就比如某一处螺丝的设计,就设计在一个死角的位置。

    而那个螺丝,却又是机械在保养的时候,必须拆卸的螺丝。

    而最初安装的时候,人家工厂是用专门的设备按上去的。

    可对于他们这些船上的机修工而言,这些设备可是会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生故障的。

    人家可不会专门等你靠岸的时候才出状况。

    可如果在大海上飘着的时候,这玩意就突发状况了,你说让他们怎么修?

    想拆也没有趁手的装备,只能靠卡钳来拧。

    那拧起来可老费劲了,甚至还需要一把扳手固定在上面,然后在下面抡大锤来敲。

    而那个发动机装的位置有非常不好,地方空间非常小。

    你想轮大锤都轮不起来,所以那螺丝有时候经常一天都拆不下来。

    而你拆不下来,你就没办法检修机器……

    所以很多人碰到那样的设备,那才叫一个鬼见愁。

    他们这样的一线员工,对于那些设计师们,那真的是气的要问候对方的八辈祖宗。

    反观人家日本人的机器,就很少会有这样的问题。

    而这次,他带的两个徒弟,就让他看到了希望。

    终于咱们国内也真正有工程师,从一线工人的角度出发开始设计装备了。

    这真的是一个好得开始。

    其实很多在一线的工人都知道,很多外国的设备,并不是它们性能比咱们国内先进多少。

    而恰恰是,很多装备比咱们牛,就牛在一开始的设计上。

    人家的设计思路,和理念,那可真是领先咱们十万八千里了。

    咱们国内的公司,但凡有一家能够学到人家设计上的精髓,咱们就差不多追上人家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