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会受到大灾变的影响,只不过,如今你也明白,外为了卸去压力,借轮回大阵,三千年一次将大劫引向元,一次接着一次,已经使得先祖留下的封印越来越脆弱,元的大劫,也是因此而一次比一次更强!”
“事到如今,就算没有了外,魔息也早晚会腐蚀掉剩下的封印,还是会落向人间,所以,惟一的办法,还是从源头着手,将魔息彻底逆转,这才能保得人间永远太平!”
“此言有理!”
方原点了点头,道:“不过眼下最紧迫的,却不是这些事!”
他沉吟着,道:“诸位应该明白,如今元正是祸乱横行之时,魔神转生,争夺人间,下大战已起,人间脆弱不堪,绝经不起大劫再一次降临,而今,距离大劫降临,已只有十年之期,我们等得起,可人间已经等不起了,所以,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化解大劫!”
昆仑山众修,听得方原的话,面面相觑,过了半晌,尽皆点头。
帝虚也在这时候道:“我的本意是方友既然到来,足见得惊才绝艳,正可以留下来助我一臂之力,一心推衍逆转鸿蒙之法,但听方友的意思,你还是想要先去……”
“人间不太平,我又如何能放心留在这里?”
方原向帝虚道:“若有办法,可以先化解了人间之劫,那自该留在此处尽份心意!”
帝虚听了,轻轻附掌,笑道:“此言甚是!”
他倒是轻松同意了方原的意见,但那些昆仑山来人,却一个个脸色有些沉重,过了片刻,九重太皇叔声音低低的道:“方友,你的心意,我等皆明白,最初飞升至此,我们也与你一样的心意,总想着先捣毁外,化解了人间大劫再,只可惜,有些事和你想象的不一样,倘若外真这么容易捣毁,那我们也不必留在这里苦苦推衍如何逆转鸿蒙了!”
方原看向了他,道:“外很强么?”
众修听得此言,皆面面相觑,然后苦笑了起来。
……
……
外当然很强!
方原很快便从他们的话里,了解到了这一切。
那些帝曲遗族,掌握了当年的帝轩留下的仙宝与道器,于外再开外,永留世外,借借大阵引导魔息向人间,他们当然很强,这么多年来,他们经历了大灾变,又曾经化作黑暗生灵,最后更是硬生生挣脱了仙帝留下的帝威束缚,重新化作了生灵,他们如今的境界,已经很难揣测,外之主,自称仙王,不定他们已经是快要接近当年仙帝的实力了。
更兼得,他们掌握着原来的大仙界最顶尖的仙宝,那能比仙帝弱多少?
无论是昆仑山来人,还是帝虚,都想打破外。
打破了外,拿回了曾经仙帝遗留的仙宝道器,他们逆转鸿蒙的速度也会快很多。
只是他们做不到,才拖延到了今日!
某种程度上,他们甚至连外都进不去!
“外,之所以有外之名,便是因为他们在三十三之外,重开地,那地壁垒,本就是最强的防御,他们借此隔绝了地,不理外事,除非他们接引,否则谁也进不去其中,更遑论镇压或是服他们?自从帝虚归来,已前后数次向他们发出邀请,只可惜最终连他们的面也没见到,也正因此,我们只能数千年来,彼此安好,谁也无法奈何得了谁……”
迎着这些难题,就算是方原,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他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应帝虚之邀,先在这庭留了下来。
数日时间里,他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又像是什么都没有做,每日里只是与洛飞灵一起漫步,在欣赏着这一方起码有三成恢复了昔日景光的仙帝宫,享受着这难得的片刻闲暇。
帝虚也没有逼他,仙帝宫的一切,都任由他漫步,欣赏。
几位昆仑山前辈,也时常约邀,畅聊元诸般趣事,借以宽慰老怀。
如是过了几日,方原在仙帝宫后面的仙山之中漫步之时,终在后山一块大青石之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那个人穿着简简单单的白袍,腰间悬着一柄剑,他跛了一足,眇了一目,只是面对着石壁,似醒非醒,哪怕是听到了方原与洛飞灵的脚步声,也没有抬起头来。
“幽州一别,在此得见前辈,晚辈心间幸甚!”
方原见到了他,便上前来拜见,深揖一礼,言辞恳切。
盘坐在了青石之上的人,慢慢转头看了他一眼,便又转过了头去,看着石壁。
方原再揖一礼,道:“告辞!”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