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万青山的口述,一封罪己诏缓缓道来。
凭借万青山本身的文采,自然写不出这样的罪己诏来,不过有主神积分在,像是这样的罪己诏自然是可以随时兑换出来。
他现在可是有着一万六千左右的主神积分,足够他任性挥霍了,况且这种也是必要的投资。
舍得,舍得!
若是连一点点付出都不愿意,又能够得到什么东西?
群臣将这封《罪己诏》听在耳朵里面,顿时感觉杨广这是要搞事情呀,基本上将登基以来的事情全盘否定,相当于掀了棋盘重新再来一局啊。
不过不得不说,这封罪己诏真的挠到了那些泥腿子的痒处,起码那个力本农,不加赋,就能够让那些泥腿子愿意再给他们的陛下一次机会。
因此,听完万青山的罪己诏之后,群臣纷纷下跪,高呼:“陛下圣明!”
万青山抬手下压,示意他们这群狗腿子,二五仔不要喊六六六了,这些都是基本操作。
不过万青山看着下面那些毕恭毕敬的群臣,内心不由得冷笑,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是满脑子家天下,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之前,他们自然不介意三呼万岁。
但是如果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核心,那他们估计就要跳起来了。
比如,接下来这件事情
“好了,罪己诏这件事今天就过了,那么开始第二件事情,就是科举!”
科举这个举措,在杨坚在位的时候就提过,甚至废除了南北朝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但是事实上也并没有实行真正的科举,而是继续使用了察举制。
听到杨广口中的两个字,群臣心里警惕起来,不过依旧没有开口,毕竟杨坚当年也提过,可是碍于制度不完善,以及阻力的缘故,最后不了了之。
至于阻力来自何方,自然是他们这些大臣和北方贵族,毕竟察举制度才能够保证他们的权利,谁想当官都少不了他们的举荐。
这样的权柄,谁舍得放弃。
“朕思前想后,现在朕之大隋国力凋敝,除了朕的原因之外,也有下面的一部分官员尸位素餐,不忧朕之所思,试问,这样的官,如何辅佐朕治理这万里河山。”
“因此朕既然决定重头来过,自然要将这些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一撸到底,但是空出来的位置不能无人,因此朕决定开恩科取士,不论身份,唯才是举!”
此话一出,顿时让群臣之中像是发生了十级大地震一般,都开始不淡定起来。
因为杨广这是要绝他们的户,夺他们的财啊。
因为家中子侄多的,自然会将自家子侄安插到有空位的地方,和自己组成攻守同盟。
而家中子侄少的,那么就高价卖官鬻爵,只要出得起钱,就可以给他一个举荐名额。
但是现在杨广要开恩科,唯才是举,如果这件事情开了头,顺利的话,那他们以后怎么办,他们的草包子侄怎么办?
所以这种事情不能够妥协,因为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只要你妥协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然后就会无穷无尽,直到退无可退的地步为止
所以必须反对,坚决反对。
“陛下,祖宗家法不可轻易更改啊!若是因此让先祖降罪,恐大隋覆亡在旦夕之间了!”
“陛下,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如果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混入到官员之中,难免做出危害社稷的事情来,还请陛下三思啊!”
“陛下,这于礼不合,于法不容啊,臣冒死以谏,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个个朝臣都出言反对,只有少数几人依旧在观望,倒不是他们对科举没有意见。
而是他们都是各大门阀主,小弟上场就足够了。
万青山看着下方群臣面红耳赤的丑态,心里笑着道:“杨广啊,杨广,有这样的大臣,你焉能不亡国!”
万青山也不说话,任由下面的那些大臣在那里拼命反对,一声不吭。
许久之后,这些在那里一直痛哭流涕,红着脖子陈述这科举不可开的大臣们忽然有些尴尬的发现,他们在这里演得卖力,但是貌似杨广一点表情都没有。
就像是看待一群跳梁小丑一般。
只见万青山忽然站起身来,阳光照射之下,影子拉得老长,如同笼罩了整座宫殿的阴影一般。
一股莫名的气势从他身上散发出来,让下方的群臣感觉他的身影在不断拔高,最终成为了高高在上俯瞰天地的天帝一般。
“现在,告诉朕,谁反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