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云庵,内有饭堂和客房可供游客食宿。在金顶可观看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金顶与千佛顶、万佛顶相邻。其中的万年寺,又称普贤寺、白水寺、白水普贤寺,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骆驼岭上,为峨眉山上最大的佛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该寺建于晋朝隆安年间,慧远之弟慧持入蜀建寺,初名为普贤寺。唐乾符三年,慧通禅师更名为白水寺,北宋时期曾多次修葺,并称白水普贤寺。明朝万历皇帝为其母亲庆贺七十大寿,赐金修筑无梁砖殿,并题写“圣寿万年寺”金匾,此后寺改用万年寺。普贤殿中有茂真和尚铸造的铜质普贤骑象。行愿楼中的“佛牙”(类似古世纪剑齿象上颚骨化石)、“贝叶经”(明朝暹罗版本梵文《法华经》)、“御印”(万历皇帝朱翊钧御印),为该寺三宝。
有了既定的目标,严惜命和汪兆麟两人开始张罗着随既的事务——宴请阁老会。为此还产生了一系列的趣事,至今在老成都还有一句“张家长李家短”的民间俗语,意思就是说,有事没事不要讨论张家的长,李家的短,旁人家的闲事不要管。本来这句话和张献忠、李自成是没什么联系的,但历史上就是这么有趣,这句话还真的就和他们两人扯上了关系,很多人禁不住要问: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原本张献忠在四川当了皇帝后,为了开办阁老会,开始管理夜间治安,一般都会派士兵在成都老城区进行夜间巡逻,防止出现各种意外。一天深夜,住在巡逻区域内的一家小两口发生口角,男的喝了点酒,话自然就多了起来,东一句西一句扯个没完没了,女的听得有点不烦恼就气的大声骂了一句那个男的:“你烦不烦,都大半夜了,还在这里张家长,李家短的说个不停!”不巧的是,这句话刚好被巡逻的士兵听到了。第二天,那个男的就被当成犯人抓进了官府,进去就是一番拷问:昨天晚上说什么“张家长李家短”的,是不是想要做什么对官府不利的事情?审问最终自然不会有什么结果,案子汇报道秉忠那儿,张秉忠听说此事后哈哈大笑,连声叫好:你们都听听,这是来自民间的声音。张家长李家短,分明就是说我张家的江山要比李家的江山做的长久,这便是我将来一定会胜过李自成的谶语!然后重赏了那个男犯,并宣布他是个良民,马上无罪释放!男的出来以后表现出一脸无辜:不知为何被抓,也不知为何被赏,感觉就好像是在做梦!这件事虽然就这么过去了,但从此以后,“张家长李家短”这句白话俚语便在成都地区流传至今。其实,现在很多地方还对这句话进行了演变,接在这句俚语后面的说法有很多,比如说各地类似的谚语有:“张家长,李家短,旁人家闲事不要管。”“张家长,李家短,人家闲事我不管!”“张家长李家短,三只蛤蟆六只眼。”“张家长李家短,王家媳妇不要脸,韩家富周家贫赵家明天要移民”等等。
通过左右丞相制定的阁老大会,大伙儿见义军确确实实为老百姓着想,也都欣然同意出资出人,以帮助大西国的建设。后来,因这批人皆为士族之根本,都是当地的大豪族。也都相互认识,相互攀枝。渐渐的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民间组织——阁老会。后因历史原因,渐渐的演变成哥老会,在四川和重庆的哥老会被称为袍哥。哥老会后来在川军和湘军中影响巨大,哥老会是由士族大佬牵头,下层群众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是民间秘密结社。有关哥老会的源流问题,也是长期困扰历史学工作者的一个难解之谜。究其原因,与天地会起源问题相似。其一,哥老会是下层群众的自发结合组织。不一定有准确的成立时间,成立时也不会留下可靠的资料;其二是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为了联络和引导哥老会,大力宣传哥老会乃太平天国李秀成、李世贤等派洪门中人潜入湘军而创立;其三,晚清及民国年间,洪门、青帮与哥老会互相渗透与融合,一些帮会中人便竭力宣扬洪门、汉留(哥老会)源出一家,皆为郑成功首创之说。上述说法后来为学术界中人所认可,遂使哥老会起源问题失去了原先的本来面目。所以,对于哥老会的起源,需要重新加以探讨,在此不一一论述其真地,全当戏言以娱世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