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ld1031于2011-6-2719:36编辑]******(十七)
宁陵大捷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河南的局面,尹子奇的主力很快逼近了我们,
步骑共十三万人,而张巡在宁陵兵不足四千,许远在睢阳兵仅三千。有人说贼兵
势大,提议向东南撤退,立即被张巡杀了。他对我们说:「睢阳为江淮要冲,一
旦失守江淮不保,国家仓廪俱出江淮,唯守与死,无他途可走。」这话李泌也说
过。
贼兵势大,且经过上次的攻城,宁陵的城基已被破坏,张巡决定与许远合兵
一处共守睢阳。
除了守和死之外我是有第三条路可走的,我是天子行在派出传递军情的,任
务达成原本应该回去复命,只是贼军连连进攻至路途不通,暂留于此。现在要走
正是时候,可这时我又不想走了,并不是想为皇帝死守睢阳,只是舍不得燕秋。
张巡要守城,却一定要带上家眷,为向全军证明死守的勇气。我第一次对张
巡的决定感到不快,他可以决定自已的生死,他部下的生死,因为我们是军人,
可是他无权决定妇孺的生死,即便是他的家人。
全军放弃宁陵进入睢阳,包括燕秋和我。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抓紧时间将城墙进行了加固,城头上又加砌了一道外斜的
女墙,上面布满了射击孔,既掩护弓弩部队,又不留任何死角,城下的敌兵无论
躲到哪里,都逃不脱城头箭手的攻击。
城楼里除了滚石、檑木、弓弩、箭矢等各种武器外,还配备有水囊、沙袋等
灭火物,以及一些简易的医疗用品。
各种武器全都配置齐全,应有尽有,整齐有序,既方便战士们取放,又保证
安全使用。足见张巡治军有方,太守许远已经完全放权,将军队交给张巡指挥。
但是看似充足的物资中独独缺少最重要的一样——粮食。先前许远在城中囤粮六
万石,中山王李巨命令拨出一半给濮阳,而濮阳得到粮食后却举城而叛。如今的
城中的粮食仅够勉强支撑一个月,只能指望邻近官军届时能发救兵打退敌军了。
六月初七,天气闷热难耐,但就在这一天大地上变戏法般长出一片或数片枪
林、剑林、刀林,此起彼伏,无穷无尽。凌锐的杀气,笼罩了方圆数百里的地面
和天空。尹子奇大军浩浩荡荡,铺天盖地,重重叠叠的队伍,绵延数十里长。
我跑上城头,此时,敌军到了护城河边。已是黑压压的一片,很快他们把盾(责任编辑:admin)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