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马嵬》这首诗: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酬。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这首诗,有人说它是政治诗、有人说它是政治讽刺诗,还有人说它是讽喻诗。
《马嵬》这首诗,有人说它不好。
《玉谿生詩集笺注》中,生于明末算是清人的毛西河(奇龄)就对玉谿的这首诗颇不以为然:
“首句不出题,不知何指。三四庸泛无味,结太轻薄。”
就是说,第一句没有点题,不知他要说什么,三、四联庸俗泛滥,没有什么可以玩味的,结尾又写得很轻薄,有如浪荡子弟。总之一句,乏善可陈吧。
《马嵬》这首诗,也有人说它好。
何义门(焯)与《笺注》的作者冯浩就对此诗大加称赏。何曰:
“纵横宽展,亦复讽叹有味。起联才如江海,五六倒叙奇特,落句乃不保其妻子之意,专责明皇,极有识。”
冯浩云:
“起句破空而来,最是妙境,况承上首,已点明矣,古人连章之法也;次联写事甚警;三联排荡;结句人多讥其浅近轻薄,不知却极沉痛,唐人习气,不嫌纤艳也。”
二人从结构及用意两个方面,对《马嵬》进行了点评,有“英雄所见”之意。
那么,《马嵬》究竟是怎样的一首诗,对于受众,见仁见智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我觉得,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咏史诗。至于有没有政治、有没有讽刺、是否在讽喻,都是存在争议的,可以按梁任公的方法处理。
在我看来,这首诗肯定是一首好诗。“海外更闻复九州,此生未卜他生休”,“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些句子,都是非常有意味,可以再三琢磨,不断思量,就单联而言,放在唐人诗中,也是上乘之作。
在我看来,这首诗肯定是一首好诗。就整首诗而言,海外的复九州,暗含了神州赤县的九州;此生未卜,他生可休,是对生命的不确定,也是对那些生生世世盟约誓言的哀叹与无可奈何。虎旅的雄壮威武,也挽不了江河日下的颓势;鸡人或虽在,晓筹已无声,宫阙凄凉,不光见于兵变造成的实景,更见于四散流离、无家可归的人心。六军驻马,不是为抵御强敌,而是为了逼死一个女人;当年玩笑,笑织女牛郎一年仅七夕一会,那比得上自己的朝朝暮暮。想想人世的是是非非、纷纷扰扰,做天子也没有什么好的,明皇帝在位四十四年,创造了大唐的盛世,想当日声威正旺时,“万国衣冠拜冕旒”那是何等的场景啊,谁想今日仓皇出逃,连一个爱妃都无法保全;这样看来,失势帝王,还不如卢家,可以与“莫愁”相伴终身啊。整篇一气呵成,构思精巧,内容丰富,放在任何咏史诗中,都不会逊色。
在我看来,义山的这首《马嵬》,没有正襟危坐的气息,写得让人一读三转,思绪万千。其中的味道,直不可手指其处、言出其旨。
古人品诗,抛不开正统的内质,大都是从“正己、教人、利国”的定式出发的,所以会有一些我们所不能认同的评判。我们可以去探求古人之心,但是不能去强求古人或厚诬古人。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多好的句子啊。
我的情思又浓了,一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