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黎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章125 窈窕夸铅红-5(2/2)
有些不妥。

    大营帅帐中,赵行德环顾四周,这才发觉,自己已很久没坐在这里办公了。他暗暗心惊之余,又苦笑着摇了摇头。帅帐外面,火铳手训练队列的口令喊得震天响。水手们即使每天cao演近四个时辰,仍然比甲板底下暗无天ri的生活要好。水手的军饷远高于禁军步卒,只可惜这里是泉州、漳州,或者大陆上任何一个的市镇村落。

    苏同甫跟着旗牌官走了大约两里多路,沿途所见,只觉这岛就像一个巨大的校场。沙滩平地上随处可见列队cao练的军卒,阵形严整已经不下于东南大营的禁军。时而可见一条条小船在海面上划行,船上的水手奋力划桨的劲头,就好像在大校阅时的龙舟赛。在近岸的海水里,苏同甫忽然看见一片人头在浪涛中时隐时现,他不禁惊讶地张大了嘴。泡在海水中至少有五六百人,这场面可比龙舟赛时打捞金钱彩头可要大多了。

    “这是刀盾队的在练泅渡。”旗牌官周纶好心解释道。

    在投军以前,周纶是一个耕读的儒生,越是家贫,对“三得道人”苏同甫就越是仰慕。只有经历过贫困窘迫生活的人,才真正体会得到苏同甫宣称的“得才、得钱、得寿”这三得的要紧。苏同甫的文章鼓起这个黄州的贫寒士子放下斯文,一咬牙投考了水师学堂。因缘际会,周纶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能站在苏同甫面前,心情也就格外不同。

    不过这一切,苏同甫本人无由得知,他只感到这个年轻人释放出来的善意。

    “赵将军深得统兵之道,多多益善,人言可比古之韩信。”苏同甫微笑道,“今ri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水师成军不过旬月间,既旗号严整,又能令士卒赴汤蹈火。放在各路驻屯大军中,也是屈指可数的jg锐之师了。”他这番赞誉,本是回应传令官的善意。不料,周纶的脸se却是微变,饱读史书传令官联想到别的地方。

    “赵将军忠肝义胆,天ri可鉴。”周纶沉声道,“我朝以礼法治天下。天大地大,大不过礼法。赵先生以君子之道立身,就算有人搬弄是非,朝廷有司也当召集清流士绅为证,还赵将军一个清白,并将诋毁清流之人绳之以法。没有真凭实据,谁都不能行钟室之事,残害忠良,只有吕雉这种谋朝篡位的毒妇才做得出来。苏先生您觉得呢?”

    苏同甫一愣,一个低级军官居然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比几百个人在海水里浮沉中更叫他感到惊奇。他虽然没有官身,为人也并不高傲,但毕竟是天下名士之一。哪怕在刑部大牢中,犯人也分三六九等,像他和金疑古这样的人物,一直到上断头台之前,狱卒也是恭恭敬敬的。这种心理上微妙的高低之分,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苏同甫刚才把周纶当做粗通文墨人,说话就随意了些。殊不知在水师早晚会讲中,军官们辩驳道义之别,争论十分而来。”苏同甫抬起茶盏请呷了一口滚烫的茶水,只觉满口清香,赞了一声,“好茶,赵侯果是雅人。”殊不知赵行德知道他讲究这些,所以特用上好的茶饼招待,若是平常,他也只泡些简单的炒青茶而已。

    “扬州的事情?”赵行德玩味地重复道,看着苏同甫,“不知三得先生有何见教?”

    “南海股券和证信堂之事,苏某深感佩服。”苏同甫放下茶盏,正se道:“不瞒赵侯,就在数月之前,苏某得邓大人的举荐,曾经有幸面见陈相公,在他面前陈述这‘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理财之道,只可惜陈相公未能采纳。苏某本来有些心灰意冷,没想到赵侯在扬州的种种举措,竟然与苏某的设想有不少暗合之处,苏某见猎心喜,这才不避嫌疑,特意前来拜访赵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