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全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22明细理义结打柴汉 显神威计救南阳侯(2/2)
说了一遍,说完把银子往桌上一放,说:“娘,您看这五十两银子是侯爷赏给我的,让我在村里开个杂货铺,我不再进山打柴让您着急了。”老太太一听这话,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加上这付药的效力,又加上这一觉睡得好,穿鞋下地,这场病好了。朱灿娘让朱灿拿钱先买点儿粮食,娘儿俩生火做饭,饱饱地吃了一顿饭。第二天,娘儿俩商量开杂货铺的事。他们说干就干,把房山掏个窟窿,安上了窗户,又把屋子收拾收拾,朱灿上集买东西,没两天朱记小杂货铺开张了。朱灿每天上集或是到城里趸货,老太太在家卖货,娘儿两个为人诚实,买卖公道,所以朱记小杂货铺生意越来越好。娘儿俩的日子也越过越富裕。本村有个地方叫张德禄,从小就和朱灿是好朋友,长大以后交情越来越厚。过去朱灿不务正业的时候,张德禄老劝他,朱灿就是不听。以后张德禄就不常和朱灿走动了;今天他看见朱灿走了正道,心里很高兴,俩人又恢复了交情。张德禄做事有心计,有胆有识,他帮助朱灿料理买卖没三年朱灿又置下几亩地。这一天晚上,朱灿娘坐在炕上暗自流泪。朱灿一见,急忙跪在老娘面前:“娘,您哭什么?是不是我又惹您生气了?”他娘说:“儿呀,没有侯爷对咱们的周济,咱娘儿俩不会有今天的好日月,一晃快三年了,儿呀,你应该去看望看望侯爷。”朱灿说:“对,对,您不提我倒忘了,我明天就去。”“你不能空着手去呀,明天我蒸点儿黏豆包给侯爷送去,表表咱们娘儿俩的心意。”第二天,朱灿娘早旱就起来了,用上好的黄米面、白糖、桂花,精心蒸了一锅黏豆包,上边洒上了豆面,盛进盆,放在竹篮里,上面盖好了,才让未灿送去。朱灿来到南阳府衙,守门的听这个黑大个自称是侯爷的朋友,都不相信。不让他进去。他就和守门的吵起来了。正逢伍云召出门,看见此人一时想不起是谁。朱灿看到伍云召,高声叫道:“侯爷,您好!”这一声如同打了个霹雳,伍云召这才看出他是两、三年前打官司的那个打柴的小伙子,他跟从前可是大不一样了,满面红光,穿戴也整齐多了。朱灿跪下磕头,说道:“侯爷,朱灿给您磕头!”伍云召高兴地说:“起来,起来,里边坐下。”“谢侯爷。”伍云召把朱灿带到后堂,让他坐下谈话。“朱灿,看你这样子混得不错吧!你娘可好?”“我娘好。托您的福,靠着您的周济,我们娘儿俩开了个小杂货铺,日子过得挺好,今天我娘让我来看看候爷。”接着从竹篮子里拿出盆来,捧到伍云召面前,说道:“这是我娘给您做的黄米面黏豆包,表表我们娘儿俩的心意。”伍云召刚睡完午觉,肚子正觉着有点儿饿,一看满盆黄登登的豆包,豆面和桂花放着香味,真招人想吃。伍云召拿起一个豆包一吃,嘿,味道真好,三口两口就吃完一个,还没吃够,又拿起一个,吃了还想吃,一连气吃了六个。一看还剩六个,吩咐家人把豆包拿到后宅请夫人尝尝。家人把豆包拿到后堂,向夫人说明了豆包的来历,夫人也一连吃了四个,真是吃一口夸一句。夫人身边的四个小丫环看夫人吃得这么香,也都馋了,央求夫人说:“夫人,您把剩下的两个豆包赏给我们吧,让我们也尝尝。”夫人便把剩下的两个豆包给四个丫环分着吃了,又拿出二十两银子对家人说:“你说我说的,谢谢朱家u子的心意,这二十两银子是我的谢礼。”说完把银子放在盆里了。家人捧着盆来到前面,把夫人和丫环们如何爱吃豆包和赏银子的事说了一遍,伍云召听了挺高兴,说:“夫人赏银二十两,我也赏银二十两。”说完也命人拿出二十两银子放到了盆里。朱灿说:“既然侯爷和夫人都这么爱吃,我回去让我娘多蒸几锅再给您送来。”伍云召说:“好,让你娘多做些来,我多给赏钱。”灿说:“啥,您干嘛还赏钱,我们娘儿俩不缺钱花,再说这十二个豆包也不值四十两银子,顶多是几吊钱,这银子我不能要。”伍云召说:“银子你就拿回家去吧,算是我们孝敬老太太的。”朱灿拿着银子告辞了伍云召,回家去了。朱灿回到家,把侯爷和夫人如何爱吃豆包的事对娘一说,他娘更是高兴。从此以后,隔不了几天或是逢年过节,便做些可口的吃食让朱灿给南阳侯送去,像什么年糕、元宵、粽子、豆包等等乡土食品。因为伍云召和夫人常年吃的是山珍海味,乡土风味的小吃他们吃着又新鲜又可口,每次朱灿进府送吃的东西,伍云召和夫人都赏不少银子。朱灿把银子拿回家,娘儿俩也不花,就都放在一个箱子里,日子一长,快有半箱子啦。村子里的人知道朱灿常去南阳府衙,和南阳侯伍云召的关系不错。张德禄对朱灿说:“以后你就说和南阳侯伍云召是磕头的把兄弟,村里的人更会对你另眼看待。”这个风一吹出去,果然给朱灿抬了不小身价。有好事的人上门来给朱灿提亲,老太太正惦记着儿子的婚事,提的这个姑娘还挺合适,就给朱灿定了亲。伍云召知道了这件事,特意给了二百两银子当作贺礼。喜事办得挺红火。媳妇过了门,夫妻、婆媳关系都不错,没两年就生了个胖儿子。那一日,朱灿又给伍云召送豆包去了,到了城门,见城门紧闭,不由得心里纳闷。这时候城楼上有人喊:“朱灿,你干什么来啦?”朱灿说:“我给侯爷送豆包来啦。”“侯爷不能吃你的豆包了,侯爷反了!”朱灿再抬头细看,果然城上换上了白旗,城上的人把伍云召被逼反的事对朱灿简要地一说,直气得朱灿在城下哇呀呀直叫,他把豆包往空中一扔,大声喊道:“侯爷反了,我也反了!”一边往回跑,一边喊:“皇上是个大昏君,好人被害了,我们老百姓也没法活了。”他回到家里,一进门就喊:“娘,娘呀,我反了!”朱灿娘吓了一跳,一看朱灿一脑袋的汗,两只眼晴瞪得跟包子似的,脖子上的青筋也都暴起来了,忙问:“我认你给南阳侯去送豆包,你回来就喊‘反了反了’,你反什么?”朱灿咧着大嘴哭了,说道:“娘呀,南阳侯不能吃您做的豆包啦,他全家都被杀了。”朱灿一边哭着,一边向娘讲了他去南阳关听到的事,说完娘儿两个一块儿哭开了。正哭着,张德禄来了,他一看这情景也吓了一跳,忙问:“你们娘儿俩这是怎么啦?”朱灿这才止住了哭声,把他听到的事说了一遍。张德禄紧皱双眉,大骂昏君杨广,接着他说道:“南阳侯被逼造反,理所当然。朱灿,你打算怎么办?”朱灿一拍胸脯:“我跟着侯爷一块儿反!”张德禄寻思了一会儿说:“别忙,你先沉住了气,我给你外边探听探听,你听我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可千万不能胡来。”张德禄随时打听南阳关的事,从伍云召枪挑麻叔谋到四路兵马困南阳,朱家庄都知道。单说这一天,张德禄来找朱灿说:“兄弟,机会来了。”朱灿忙问:“你快说说什么机会?”“现在是四路兵马困南阳,早晚城里得绝粮,南阳侯非突围不可,他要闯出城来,如果奔河北,朱家庄是他的必经之路,后边必有追兵,咱们要救南阳侯,就在这时候救。”朱灿一听有理,又问道:“这么救好是好,凭我一个人也不能把追兵杀退呀!”“兄弟,主意我都替你想好了,咱们村里的汉寿亭侯庙,头年重修见的新,关老爷、关平、周仓的盔铠都是经我手买的,都是真的。凭兄弟你这脸面和个头,活象个周仓。你忘了咱们小时候一块儿玩,我老当关老爷,你老当周仓啦?你把周仓的盔甲都穿上,攥着那口青龙偃月刀,那口刀也是新打的真刀,在村里再找些个帮忙的,咱们就在村外每天死等,说不定哪天侯爷逃到这儿,如果有追兵不管他是谁,咱们干他一家伙。问你是谁?你就说是汉室周仓,说上天玉皇爷都觉得杨广对伍家不公平了,打发关老爷下界救忠良,关老爷先派周仓显圣,吓唬他们一下子,好搭救侯爷。话也得两说着,万一侯爷走不到朱家庄,咱们的心也尽到了。你看这个主意可好?”朱灿听完,哈哈一阵大笑,说:“哥哥,你这个主意真不错,你快成了诸葛亮了,就照你的话办!”从第二天起,朱灿就跟张德禄来到汉寿亭侯庙,把周仓这身盔甲穿戴起来了。可是周仓手里的刀拿不下来,因为泥糊着呢。朱灿把周仓的大拇指给掰折多半截,才把大刀拿下来,半截泥大拇指顺手扔在蜡扦盘里。张德禄又到各家招来了不少人,拿着各式各样的农具,每天都到村口等着救伍云召,每人出来一天给两吊钱。他们出来不少天了,万没想到今天真把伍云召等来了。张德禄用手一指:“兄弟,你快看,南阳侯伍云召真来了!”朱灿一看伍云召被追得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挥身的热血往上涌,说道:“哥哥,我出去挡他们一下!”张德禄说:“兄弟,我教你那几句话别忘了,吓跑两个追将就行,别露馅儿。”也真没想到,假周仓还真把两员上将给吓跑了。等吓走了宇文成都、尚师徒,朱灿才上前叫道:“侯爷,您受惊了。”伍云召定睛一看:“啊,原来是朱灿!”张德禄拉着伍云召的马说:“您这是到家了,快进村吧!”往村里走的时候,伍云召问:“这位大哥贵姓大名?”“我叫张德禄。”朱灿说:“装周仓的这个主意就是他出的。”伍云召说:“我过去常听朱灿提起你,今天又多亏你来搭救我了”众人拥着伍云召进了村。来到朱灿家门口,伍云召下了马,摘下鱼褟尾放在马鞍桥上。张德禄忙叫人接过马去,喂喂,饮饮,又叫朱灿:“兄弟,你赶快到汉寿亭侯庙把这身再给周仓穿上,我这是以防万一。”有几个人陪着朱灿去了。张德禄领着伍云召进到屋里,说道:“干娘,南阳侯到了。”老太太、朱灿媳妇上前见礼:“侯爷在上,我们婆媳俩给您磕头。”伍云召急忙上前说:“老娘,您千万别折杀孩儿,我给您磕头。”说完跪下磕头,张德禄、老太太忙往起搀,又急忙让座。朱灿等人来到汉寿亭侯庙,帮助把这身盔甲又给周仓穿戴上了,大刀还插在周仓手里,可是少了半截大拇指,刀立不住了。朱灿从蜡扦盘把那半截拿出来,和了点儿胶泥,又给粘上了,众人这才离开汉寿亭侯庙。朱灿回到家,见伍云召正在吃喝,说道:“侯爷,您这是到家了,您吃,您喝。您突围了,夫人呢?”伍云召不觉落泪:“夫人自尽身亡了。”“您的小少爷呢?”就听一阵婴儿啼哭,伍云召忙解开袢甲绦,把孩子从怀中抱出来:“这是我儿伍登。”大家又一阵心酸,老太太把孩子接过来,交给儿媳:“你快给孩子喂喂。”孩子睡了半天,真饿了,便大口大口地吃起奶来。朱灿说:“侯爷,您打算上哪儿?”“我去凤鸣关,找我岳父李子通去!”老太太说:“您去凤鸣关,这么远的路,孩子怎么办?”伍云召说:“谁让我家遭难,孩子也只好跟着受罪吧!”老太太说:“侯爷,您如不嫌弃就把孩子留下,我们替您哺养吧!”伍云召说:“我如今是个反臣,怎能连累你们。”朱灿说:“侯爷,我们为的是保护忠良后代,您就别客气了。”老太太说:“为了您小少爷不引起麻烦,您的儿子不是叫伍登吗,我再给加个朱字,叫朱伍登,算是朱伍两家的孩子,您看可好?”伍云召还想谢绝,张德禄上前说道:“侯爷,事到如今只能这么办了。我不是轰您,刚才朱灿装扮周仓把追您的两个人吓跑了,要是那两个人想过味儿来,可能还会返回来,您还得赶快走!”伍云召一听有理,忙起身对老太太说:“老人家,我谢谢您的一片心意,您的大恩我至死不忘,让我伍家不绝后,您就多费心吧,我娘已被昏君所杀,您就是我的亲娘,朱灿就是我的亲兄弟。”老太大含着眼泪说:“我们乡下人拙嘴笨腮,也说不出个理儿,可我们的心是实诚的,分得出谁是忠,谁是ji,你就快逃命去吧!”一听这话,伍云召又落下泪来,他没想到当初周济了他们五十两银子,今天受到他们的援救,真是行下春风望夏雨呀!众人送伍云召出门,马也喂好饮好了。伍云召摘下鱼褟尾挂好,翻身上马,对朱灿说:“我走以后,如果有个陀螺寨的叫伍天锡的来找我,或是我的家人伍保来找我,你就说我到凤鸣关找我岳父李子通去了。你记住,可别忘了。”朱灿说:“您等等,您一气说了这么多人,我一个也没记住。”张德禄说:“侯爷,您放心吧,我记住了。我问您,您有盘缠吗?”伍云召还真没带银子,朱灿急忙跑回屋里取出银子交给伍去召:“这是二百两银子,侯爷您带着吧!”伍云召说:“我用不了那么多。”朱灿说:“您就拿着吧,穷家富路,再说这银子原来就是您的,这都是您给的豆包钱,您就拿着吧。”张德禄说:“朱灿,您去送送侯爷,为防备官兵搜查,你也在外面先躲两天吧。”朱灿牵着马出了北村口,由小路送伍云召走了。张德禄带着几个人把门口马粪和喂马的草料都收拾干净了,而且把伍云召等人进村的马蹄印也都扫没了。他把众人打发回家,嘱咐大伙不许走漏一点儿风声。刚收拾完,宇文成都和尚师徒骑着马真又来到了村口。宇文成都在马上高声喊道:“地方,地方!”原来宇文成都和尚师徒被假周仓吓得往南跑出了十几里地,宇文成都在尚师徒后边直喊:“尚将军,你停下!”尚师徒说:“我的马惊了,停不下来。”又跑出二十多里地,尚师徒的马才停住,宇文成都也停了马,两个人跑得鼻洼鬓角热汗直流,口中作喘。宇文成都说:“你跑什么?”尚师徒说:“咱们先下马歇会儿再说吧。”两人拉着马,进了路边小树林,拴上马,摘下鱼褟尾放在地上,坐下喘了会儿粗气。宇文成都说:“你干嘛这么没命地跑?叫你停,你也不停!”“你没见刚才村口一个人拿着青龙偃月刀,大喊:‘我是汉室周仓!’这多吓人哪!”“这我也听见也看见了!”“这你还不明白?”“我明白什么?”“宇文将军,你说句良心话,伍建章一家子被杀惨不惨?”“惨。”“冤不冤?”“冤。”“伍云召该不该反?”“尚将军,伍云召叛反也是出于无奈,可是让人生气的是他趁我没防备打了我一枪杆!”“宇文将军,只要你通情达理就好,我看这事儿连上天张玉皇都看着不公了,差关公下世来搭救伍云召,关公就派周仓显圣了。别看你是金镋无敌将,你还真不一定打得过周仓,要是你能打败周仓,后面关老爷准来,那关公当年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你不一定是对手。你要是能肚关公,还有他兄弟张飞哪,手执丈八蛇矛枪,在万马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一般,你是张飞的对手吗?还有常山赵云赵子龙……”宇文成都忙摆手说:“行了,你怎么跟我讲起《三国志》来了?我只问你,周仓是哪朝人?”“汉朝人。”“汉朝人怎么能到隋朝来?这我就不信,刚才在村口我是一时蒙往了。过了一会儿我寻思,不可能有周仓显圣的事,周仓是有人假装的。”“明明是周仓显圣,怎么会是有人装扮?”“我宇文成都生来不信邪,不信咱们回去,我非把假周仓查出来不可,而且我想伍云召必然藏在村子里,我和你一块儿去。”尚师徒到此时也只好嘴硬起来,说道:“回村,着看你对还是我对!”他虽然嘴硬,可心里直嘀咕:伍云召在村子里藏着还是已经走远了?两个人站起身挂好鱼褟尾,解下马来,翻身上马,赶回村里,宇文成都要搜寻伍云召,捉拿装扮周仓的人,要问结果如何?下回接着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