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见她又回复了羞涩,不敢
看虚竹的赤身,低头道:「你不必惊慌,她从小随我,出去不会乱说的。」
「不不,我是想说,她怎叫你……叫你太后?」虚竹吃惊问。
「嗯……你去吧。」
这被称为太后的「公主」说了这句便转身面向墙壁不再说话。
虚竹穿好衣服,疑惑走出房门,沿甬道走出这个大院,一出门便见一个浓髯
大汉迎面而来,抱住他双臂欢喜叫道:「哈哈,恩人,真是你来了。」这个浓髯
大汉正是昔日护送「公主」的那个武士,也就是少女所称的李翰海大人。
李翰海被慕容燕擂鼓惊堂后,一番问答,得知救命恩人到了高丽,当即寻来,
此时见到虚竹欢喜不胜,拉去府邸,将众女从衙门也一并请来。
酒间,李翰海问道:「恩人来此,我竟不知,太后没有怪我吧?」虚竹吃惊
搪塞。李翰海接着大笑道:「哈哈,我知道,太后见了恩人高兴还来不及,自然
想不到怪我,明日上朝我奏请恩人为大将军,以后同朝为官,咱们天天痛快喝酒,
哈哈!」李翰海言语中对太后秘密召见恩人一事竟丝毫未起疑心。虚竹从李翰海
口中得知,原来他心目中的这个公主的确是一个公主,不过却是高丽公主。那日
虚竹路上遇到,是高丽公主和太子赴大宋避难,并寄身宫中。之后高丽动乱平息,
高丽公主带太子回国,不料太子夭折,高丽公主便立幼子为帝,自此被尊为国母,
主持朝政。虚竹听了,心道:「看来他们都不知道,我不仅是太后的恩人,还是
她的阿郎,用他们古唐话来说,真是『东门唔开,西门哔坼』,大宋的太后将我
扫地出门,而高丽太后却又向我洞开桃源。看来我是柳暗花明,万事无忧了。」
虚竹心中得意,喝了大醉。
第二日一早,虚竹一等随李翰海上了朝堂,见高丽的皇上只是个四、五岁的
小孩儿,圣旨却曰奉大宋皇帝之命,流放人犯一等到荒岛禁锢。李翰海和虚竹都
大出意外,出了朝堂,又见一灵柩停在街尾,一具女尸被抬了上去。李翰海更是
晦气不乐,而虚竹吃惊失色,看清那具女尸正是昨日的窗外少女。
兵士押送虚竹去登船,李翰海含愧相送,到了海港见除了随虚竹而来的装载
玉床玉架的船只,另多了三只大船,船上装满了种种生活用具,还有几十个工匠,
押送士兵还带着太后亲笔书写的告示,告示上竟将某一海岛敕封给了虚竹,令他(责任编辑:admin)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